执教:夏银珠执教:奚晓茹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爆炸、砸、破烂不堪”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亲的“了不起”,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废墟瓦砾爆炸砸爆炸砸初读课文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再读课文,思考:1.父亲为什么了不起?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父亲的?2.儿子为什么了不起?请同学们静心地默读课文的1——12自然段。这一部分课文当中,有许多关于这位父亲的描写,请你仔细地读一读,看看什么地方,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可作上批注。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他他挖挖了了88小小时,时,1212小时,小时,2424小时,小时,3636小时,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没人再来阻挡他。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36小小时?时?从从88小时到小时到3636小时,突出了小时,突出了父亲挖的时间很长,挖的过程父亲挖的时间很长,挖的过程很艰难。更体现了父亲执着的很艰难。更体现了父亲执着的信念和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信念和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困难。他满脸灰尘,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到处都是血迹。为什么要这样描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写父亲的外貌?父亲已经连续挖掘了3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而且还是在瓦砾堆中挖掘,自然是满面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而此时的父亲心中是多么的悲伤,他又是多么急切地想救出自己的儿子呀!这段外貌描写既真实地再现了父亲当时的样子,又体现出来父亲执着的信念和救儿子时所克服的巨大困难。思考与感受你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了吗?父亲了不起,为了儿子,决不丧失信心,决不放弃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感受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七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想到的是先救他的同学们。多么了不起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1.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3.“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文中为什么3次出现类似的话?因为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主题思想课文讲的是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亲爱的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再看了这些图片,你最想说什么呢?如果你的爸爸就站在你的身边,你想对他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