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雅特朗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蓝色的雅德朗》的学习,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2.能把握好6/8拍节奏的旋律感,能唱好波音。3.学生能以真挚的情感、连贯圆润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蓝色的雅德朗》的第一声部,创造一种歌曲的意境和气氛。教材分析:歌曲《蓝色的雅德朗》是一首前南斯拉夫民歌。6/8拍,大调式。歌曲的结构为二段体,每一部分都包含两个重复的乐段。歌曲的起伏委婉、富有歌唱性的旋律表达了歌曲主人公漂泊远方,思念故乡的海“雅德朗”(亚得里亚海)、故乡的山“马力扬”(亚得里亚海滨的山)、故乡的城“斯普利特”(亚得里亚海滨城市)的思乡之情。旋律的进行以级进为主,朴实无华,优美流畅。第一部分(1—8小节),流动起伏的旋律线条,使人置身于微风轻拂、碧波荡漾的大海之滨,乐句的严格重复,仿佛是无法排解的乡愁萦绕心头,表达了背井离乡者心情的孤寂和惆怅。第二部分是合唱,两个声部主要是三度音程的结合,显得十分优美和谐,明亮清澈;句法也改用抑扬格,旋律上扬,增强了推动力,加上六度、七度音程的大跳,变得急切而动情,抒发了远离家乡的人们对自己故乡的热恋和重返故乡的渴望。歌曲中多用装饰音(波音),使曲调委婉细腻、绮丽华美,它不仅起到润饰、美化曲调的作用,使歌曲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有助于歌曲情感的深化与升华。歌曲结束在主音上方的三度音(mi)上,给人以余音袅袅,情意深长之感。教学教学难点、重点:1、能把握好6/8拍节奏的旋律感2、能唱好前倚音3、能以真挚的情感、连贯圆润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蓝色的雅德朗》4、长拍的演唱教学准备:钢琴、ppt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吗?你觉得你的家乡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同学们交流)师: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唱一唱自己的家乡,好吗?练声曲《家乡美》(只唱一声部,对声音提出要求)三、新课1、导入师:这首练声曲用的是6/8拍,我们以前有没有见过?简单介绍6/8拍的意义,引导学生尝试用手势或身势感受音乐、体会“八六拍子”的韵律感并再次演唱2遍练声曲。师:大家唱的都很好。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歌曲,是一首外国歌曲,它同样也是6/8拍的。现在先让我们来听一听。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用心去聆听,听完之后我要请同学们来告诉我这首歌给你一种怎样的情绪?(第一遍播放录音)生:旋律起伏婉转、富有歌唱性、忧郁的、思乡之情,想家的感觉,想回家的情绪等等。2、再次聆听(1)师:对了,那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首歌中写到了那些景色?生:雅德朗的波浪、美丽的马力扬、斯普利特故乡。师简介一下歌曲。(2)律动在学生第二次完整感受歌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体态随着音乐去感受6/8拍的节奏特点。3、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师: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合唱)今天我们来学习它的第一声部。(ppt课件上标出第一声部)(1)唱一唱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歌曲的每一句有什么特点?(严格重复)生:后一句是前一句的重复。师生接龙演唱歌曲(正反接龙)。指导歌曲中歌词的唱法。(2)前倚音师:现在我们对旋律稍稍熟悉了,我们就试着跟老师的琴来唱一下。(老师伴奏、学生唱《蓝色的雅德朗》)师:(做适当的评价)我们再来唱一遍,这遍要求是只要唱第一段,把这段的情绪表达出来。把音唱对、唱准,节奏把握对。在唱之前我要先来问一下同学们还记得在谱子上那小波浪线是什么记号又是用来干什么的?生:是倚音记号,就是要把4唱成454(3)再次演唱3、八只眼《蓝色的亚得里亚海》师:今天老师还带了这首歌的不同版本,请同学们听一听,说一说这个版本和我们教材的录音有什么不同?(速度、情绪、演唱)请同学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版本,说一说为什么?4、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第一部分领唱,第二部分齐唱。四、欣赏《故乡的云》师:同学们,故乡是永远的主题,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每一年中秋都有很多在外的游子不能和家人团聚,这里老师准备了一首歌,同样是以思念家乡为主题请同学们感受一下。(播放歌曲,学生听)五、小结师:大家知道我们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的歌曲是不止这么多的,课后你们可以相互去找一些这类的歌曲或是乐曲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