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第七中学《导学乐园》九年级化学(上)编审人:肖春林、潘检明、杨会云、曾风来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2.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知道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3.认识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4页,思考下列问题:1.化学是在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的科学。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的破裂和的重新组合。3.俄国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原子论,意大利化学家创立了分子学说。【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我们的衣料需要经过和印染;生产粮食、蔬菜需要,建筑、装修房屋需要等化工产品;开动汽车需要、柴油等燃料;用化学方法制备的可以防病治病,维持人体健康。2.《基训》第2页/迁移提升题【拓展提升】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南针、制火药、活字印刷、造纸术,其中与化学有关的两项重大成就是、。2.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下列有关“绿色化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以减少废物的排放C.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D.绿色化学中的“绿色”是指物质的颜色3.化学学科的特征是研究物质和物质。【课堂检测】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是()A.防治大气污染B.开发新能源C.合成新材料D.开发电脑软件2.下列生活中,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B.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C.我国出现的多次毒食品事件和日本的核泄露事件都是化学惹的祸D.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的基础自然科学。【布置作业】《基训》第1页/习题1~41株洲市第七中学《导学乐园》九年级化学(上)编审人:肖春林、潘检明、杨会云、曾风来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探究】演示【实验1-1】,观察实验操作及发生的现象,并记录在下表中:实验1-1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液态的水液态的水(2)块状的胆矾粉状的胆矾(3)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4)颗粒状大理石二氧化碳气体等得出结论:上述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有。【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7~8页,归纳知识要点:1.物理变化是指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的变化,化学变化又叫。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合作探究】1.怎样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饭菜变馊B.汽油挥发C.木棍折断D.天然气燃烧E.钢铁生锈F.冰雪融化G.呼吸作用H.矿石粉碎3.水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有哪些?【课堂检测】课本第10页/习题1、3【布置作业】提前记忆元素符号:氢H氧O氮N氟F氯Cl碘I第2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初步学会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演示【实验1-2】,观察实验操作及发生的现象,并记录下来:颜色、状态、气味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发生的现象氧气2株洲市第七中学《导学乐园》九年级化学(上)编审人:肖春林、潘检明、杨会云、曾风来二氧化碳得出结论:①氧气和二氧化碳具有的相似性质有,它们属于性质。②氧气和二氧化碳具有的不同性质有,它们属于性质。③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8~9页,归纳知识要点:1.化学性质是指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包括等。2.物理性质是指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包括等。3.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物质的决定的。【合作探究】1.如何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水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写出你所知道的水的一些性质。说出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拓展提升】1.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将生铁铸成铁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