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必须不拘一格,灵活识字VIP免费

必须不拘一格,灵活识字_第1页
1/5
必须不拘一格,灵活识字_第2页
2/5
必须不拘一格,灵活识字_第3页
3/5
必须不拘一格,灵活识字——《祖国在我心中》一课的教学建议窦桂梅这几天听了两节低年级识字课。字是学生走向阅读理解的拦路虎。因此,如何扫清识字障碍,是摆在语文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学校围绕“一手好字”的质量目标,制定了不同年级的落实措施。特别需要表扬的是,二年级的语文教师们轮流做识字教学的研究课。负责“主题识字”专项研究的王杰红老师,还专门给全校所有语文教师进行了专题阶段汇报。一年半的实践与积累,我们看到了些许成绩。由于我国古代蒙学,语文教育是起点,而且语言组成是韵语形式。朗朗上口,合辙押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都是古代蒙学教材的典范,它们以韵语、属对的方式,开启儿童心智,激发儿童对汉字的认知。因此,古代蒙学中的识字教学,对现代语文识字教学仍有深刻的启示。这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低年级学生初始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再加上学校使用的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材,其选文大多是“韵语”形式。运用韵语识字,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所以,学校在这方面开展的“韵语识字”教学,初见成效。当年,我以身示范,给老师示范《登鹳雀楼》的识字教学步骤,并进行专题培训,还邀请海淀中心学区观摩了我们的这种识字教学。可以说,老师们对这种识字步骤的掌握,基本都会了。第二年,我又派这些教师辅导下一个年级的教师。当然,其它识字方法,我依然鼓励教师根据教材的不同,以及学生的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识字。然而,今年听课,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老师的选的课文,都是韵语形式不说,识字教学的流程中,老师们基本框架一致。不管是谁,拿过来教案,就可以直接上课。如果说刚刚培训新来的青年教师,这样做很好。可问题是,还有半年就要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我们的教学还应该再灵活,再开放一些才是。下面,就教学环节,做一点“解剖麻雀”式的评议:一、实物导入,引出课题:教师先出示地球仪问:“这是什么?地球仪摆在你眼前,你第一眼想找到的是什么?”请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首都北京。老师小结:这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在地球仪上很快就找到了中国、北京,还有他的故乡,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各抒已见)一位小朋友说:“因为祖国在我心里,我时时记着。祖国在我心间。”接着老师板书“祖国”。读,记,书空。谁来说“祖”你是怎么记的?(指名)小朋友要看清右边是“且”不是“目”那“国”呢?谁来说?(师边板书边讲解,伸出手跟着老师写一个。)当教师问这是什么的时候,学生已经知道摆在眼前的地球仪。为什么不直接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要知道,这个词语,正是课文要求学习的词语。学生看了版图,一下子就知道中国。老师问原因,学生答“祖国在我心中”,于是老师板书课题。我看,学生的回答纯属有口无心。他们肯定知道老师要写课题了,于是就迎合着说了出来。这个环节可否就出现“祖国”,等这堂课结束的时候把“在我心中”补上去更好?(后文专有说明)板书时,老师注意指导学生“祖”。当出现这个生字的时候,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观察并跟着写这个字,很好。但,这里出现一个新的偏旁,遗憾的是,老师强调“祖”的右半部分,没有强调左边的新部首。一直到后面写这个生字的时候,老师才交待,这就晚了。你想,如果交待这个偏旁之后,比较一下以前学习过的“衣补旁”提示:为什么不是“衣补旁”,而是“示字旁”?这样,把“示”的演变告诉学生,再说说“示”——这个字最早表示古代祭祀的仪式,表示一种敬畏,这块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就叫“祖国”。如果这样趁热打铁,生字“祖”的先入为主记忆,学生就不会写错了,而且,带着对“祖国”的初步理解,走进课文,去感受为什么“祖国会在我心中”,似乎好一些。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如果你还有哪些字不认识的,就用我们平常教的方法来解决。2、谁来读给大家听?每人读一句话,两行。(纠正字音)3、谁能完整地读下这首诗?4、齐读。老师先找一个学生示范读,其他学生听。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给其示范,个人以为,如果仅仅就是为了听准字音,也不是不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必须不拘一格,灵活识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