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铺就名师成长之路——读《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一书有感众所周知,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好习惯铸造好人生。寒假假期,品读了特级教师宋运来主编的《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一书后,更感到拥有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选读这本书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缘自对江苏教育及凤凰出版传媒的崇敬与热爱,另一方面则是想沿着优秀教师们探索的足迹和形成的良好习惯,引领自我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正如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赵国忠老师所说,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的习惯。习惯影响着教师的一生,好的习惯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成为优秀教师成功的基石。该书从教育习惯、教学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五个方面,列出了教师应该养成的100个好习惯,对每一种好习惯都进行了通俗的解说,并用经典的案例和深刻的评析,以特定的教育情境和名师的成长故事,向读者展现出了优秀教师常态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宛若清清山泉汩汩流淌,细细品味,使我们对教育人生有了更为深刻而细致的理解。书中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自身的生活态度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使我从中获益良多,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指明了方向。那一个个美好的习惯,不时会浮现在我的脑海。“宽容是一种美,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细化你的课堂,细节决定成败,关注教学细节可以提升教学机智,促进教学走向合理化、智慧化、精致化。”“锤炼你的课堂语言,老师的语言修养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读书要‘品’书,教师只有通过‘品’书才能达到为知、为己、为人的读书境界。”“为生活创造快乐。”“教师应该有‘静’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以便更好地超越自己。”“微笑是最美的语言!”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优秀教师的好经验,使我深受启发。如贾志敏老师习惯于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以至平日看电影、听戏、读报、交谈时发现一些好的词语,都要掏出本子记下来,然后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于永正老师总结的成功因素“读书,要经常读关于教育名著、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著作,还要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读书要专心,跟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把读书所得运用到工作中去。”于老师一生读书、思考、实践。读书越多,思考越多,他的认识提高得就越快。而这些都与他爱读书的好习惯分不开。正如宋老师开篇所提到的——做一名智慧的教育者。智慧的教育是鲜活的,有生成、有碰撞才会有智慧的火光;智慧的教育是民主的,畅所欲言、充分交流是展示才华的保障;智慧的教育是深刻的,共同的合作才能酿造醉人的成功美酒;智慧的教育是自然的,矫揉造作只会给师生之间带来隔阂和冷漠。而教师的智慧正是从习惯中来。拥有好的教育习惯,教师就会有教育的智慧。基于本学期的教学展示课,我重点研读了教学习惯篇中的——细化你的课堂。宋老师指出: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需要我们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反思“过去”的教学细节,改造“惯常”的教学细节,创造崭新的教学细节。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雕琢课堂细节,必定会是成功的教学;善于雕琢细节的教师,也必定是成功的教师。对于细化课堂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宋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1.真切地关注教学开端的细节。优秀的教师功在课前,一切细节之处,看似可有可无,但却直接影响教学时间,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2.切实的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关注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细节的把握上。不经意或者随机出现的细节处理好了,通常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3.注重课后信息反馈细节。优秀教师除了在课堂中抓好教学细节,注重教学实效外,还应该注意课后的反馈。教学的成功与否,可以通过咨询、通过作业、通过实践操作等及时反馈学生的基本情况,在信息反馈中弥补课堂教学时的不足,得以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追究、补过。好习惯是一种独特的力量,好习惯是一种坚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