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月考试题A卷2014.12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填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38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0角,则A.入射角是30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0C.反射角是600D.入射角增大50,反射角增大1002.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凿壁偷光—光的折射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3.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D.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4.下图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1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C.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象D.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下列说法正确得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8.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0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绕ON前后转动板EB.绕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9.爱好足球的小亮在平面镜前观赏自己的全身像。他实际看到的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10.如图3所示的四幅图,分别表示来自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和对它们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及矫正做法配对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当物体距焦点5cm时,则物体的成像情况是()A.一定能用光屏接收到B.一定成放大的虚像C.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放大的虚像12.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A.缺少上部分B.缺少下部分C.大小变化了D.像性质不变,只是变暗了13.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A.造型美观B.减少外界噪音干扰2C.增大采光面积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14.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A.夜视仪B.遥控器C.验钞机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15.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16.将一个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用光屏可接收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B.10cmC.30cmD.15cm17.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全身像,现要改拍半身像,则应该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19.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