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PowerPoint2003中的声音与文字》。下面我将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PowerPoint2003中的声音与文字》是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初始了PowerPoint,这位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课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内容,后面是本教材PowerPoint2003中的声音与文字内容,所以学好这个课题为学好以后的信息技术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说学情: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没有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课的内容和我校同学的情况,我主要以演示、观察、启发、诱导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与文字的方法。(2)了解、掌握幻灯片中剪贴画的应用。(3)掌握如何设置超链接的方法。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与文字,自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初步体验PowerPoint的神奇作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和美学情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作性。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与文字。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如何插入声音与文字,才能更好、更方便地制作更优秀的幻灯片。2.难点:如何正确设置超链接。难点的依据:设置超链接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了讲清楚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五、说教法: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要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活动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辨能力,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由于本课题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直观的感受。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列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相关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六、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七、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做到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