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白庙河中心小学王盛青少年学生获得知识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从课堂教学中获得,其次是来自于课外阅读。而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学生课外知识的源泉,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还可以作为“第二课堂”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丰富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因此,中小学校图书室不仅是广大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场所,而且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我校图书室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让我们倍感欢喜,如何加强小学图书室建设,谈谈自己的意见,愿与同行们商榷。一、基础——建立富有特色的藏书体系藏书是构成图书室的基本要素之一,藏书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图书室的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和工作成就的重要标志。小学图书室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图书馆,它的读者群是教师和学生,他们大多需要与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学计划密切联系的图书资料,以及某些相关的文献资料。现代素质教育不再单纯依靠书本这一传统的知载体。为加强教学效果,更好地学习,应用现代科技知识,更多的学校已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电化教学。这就要求中小学图书馆必须一改过去只收藏印刷型图书资料的局面,扩大非印刷型资料收藏范围,如视听资料、缩微资料等。特别是近年来以磁、光介质为载体的电子型出版物已出现强劲的势头,而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电子型文献必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量电子刊物的出现也是指日可待之事。因此不论是从文献资源建设的需要讲,还是从合理使用紧张的图书经费,充分发挥现代化服务手段的作用讲都需要充分重视电子型文献资源的建设。从现在起,每年都必须从图书经费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费用用于购置以光盘、磁盘为主的电子期刊和其它电子型出版物,有计划地购置与学校的重点学科相关的期刊全文光盘,或者题名数据库、文献数据库,以发挥现代化服务手段的优势。二、重点——提高借阅流通工作的针对性“藏”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而如何才能做到充分发挥藏书的作用,图书室只有通过流通才能完成知识的传递过程,服务于读者。对教师而言,图书室的价值在于有效地提供满足教学和教研需要的文献知识与信息。这是因为目前我们的教师知识面还很窄,需要通过进修来丰富和提高。同时,现在的教学与过去大不一样,以前的教学是一本教科书在手,照本宣科;现在的教学,课本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料信息源,还应有多种信息源。因此,图书室要想之所想,急之所急,有针对地为教师及时提供比较全面的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图书资料,让他们节省宝贵的时间与精力,致力于教学与研究。(1)设置专门的教师阅览室,陈列国内外最新教学研究期刊资料。这类期刊均为本类目核心杂志,信息量大,内容集中精练,且周期短,传递快,实效性强,受到教师的青睐。(2)书库实行开架借阅。教师们通常带有明确的目的来查阅图书资料,辨别取舍信息的能力较强。开架有利于缩短他们与图书资料的距离,更加直接迅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3)收集整理有关教学信息。编制文摘、索引、专题、题录等二次文献,沙里淘金,提高各类型图书资料的利用率。(4)编制推荐书目,开展定题服务。图书室应针对本学校的重点教研课题,派专人搜集有关的情报资料,汇编成册,提高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对学生而言,图书室具有传播知识,陶冶情操的作用。“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初期,是成长的重要阶段,可塑性强。在这一时期,他们通常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急切地要利用图书室,通过图书室来了解未知的世界。而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分辨能力还难以完全做到去伪存真,往往对各种书籍都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图书室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担负起正确的导读任务,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通过目录、索引、简介、评论等形式有选择地向学生推荐各类读物,指导他们读好书、用好书。还可以举办专题读书会、书评、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图书室,引导学生从中吸取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东西,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