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游游天坛潘村小学裴小鹏说课讲稿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课教材背景:•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八课的教学内容,它涉略了三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低年级学生天生好玩,爱动,喜爱海底世界,更愿意用不同的形式表现鱼儿游动的样子;自然界的鱼类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色彩也是五光十色。我通过带领学生欣赏美丽的鱼儿,教师要诱导学生表现鱼儿的欲望,启发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剪刀、灵巧的双手以画、剪、撕、捏等制作方法来描绘美丽的鱼儿,和鱼儿做朋友。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必拘于自然与现实的色彩及形状,要大胆、富于想像,装饰丰富多彩,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分析:1、思维方面: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好动、爱表现自己,能稚拙地通过画面或剪纸、撕纸等方法表现自己想法。2、对教材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鱼,所以对鱼儿特别熟悉,而且也会喜爱。教学理念: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是新课标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中对表现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美术课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要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本课教学在欣赏自然界中的鱼和优秀学生作品时鼓励大家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挖掘表现自我的方法和材料,并创作出有独特个性的作品。在情感领域上将学生作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尝试求知欲,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智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实施培养学生的绘画个性以及自由独特的表现方法的动态教学。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在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立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因此,我确立以下三个目标:•1、观赏自然界的鱼和画家笔下的鱼,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2、学生分析鱼儿的结构,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的形式表现水中游动的鱼。•3、在画、剪、撕等制作过程中,学生体验艺术之美,提高审美能力和协作精神。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主要指本课内容学习的关键处,而教学中的难点就是指教材中难学、难教的内容,本课我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鱼儿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鱼儿之美。教学难点:对鱼儿形象的大胆夸张、提炼、概括,拓展学生对鱼儿的表现能力。说课前准备:•新课标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课前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美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教学准备:学生:水彩笔、剪刀、橡皮泥、胶水、彩纸等。•教师:大屏幕、课件(有关鱼类的卡通片剪辑、各种各样生活中的鱼)、教具(鱼儿的头饰)、范作等。学生分组:分四(或六)人1小组。说教法、学法:•好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本课我确定情境教学法、引导法、谈话法、表演法、欣赏法、尝试练习法、评述法为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用猜谜语来揭示新课的内容是极具情趣的。这种具有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1.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请你们猜猜看是什么动物!(花衣裳、飘彩带;小个子,没多大,成圆、成角、成方块;有嘴巴,不说话;没有脚,会玩耍;小朋友,喜爱它,看得笑哈哈,小花猫更爱它,见了伸手抓……)。•学生猜谜语(争着答)是鱼。•这个导课所用时间不到5分钟,但因其有趣、简洁,而且富有启发性,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急切学习的动机。•(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以谜语的形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2.请学生们倾听,这是什么声音?•生:鱼儿游泳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做鱼儿游泳的动作,好吗?(教室汇成一个大海洋。)小鱼一定要跟着队伍走,不然会被大鱼吃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鱼儿游游”这一课。(张贴艺术字)•(设计意图:在音乐声中师生互动,一体现了音乐与美术姐妹艺术结合的特点轻松、愉悦,二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三顺理成章地引出课题。)二、观察感知,研讨探究•1、音乐渐轻,师生交谈。喜欢这些活波可爱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