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铺教育发展情况汇报感谢各位领导前来梅铺检查指导工作。在县教育局、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梅铺镇教育以“12568”工作方略为指南,以安全为底线,以质量为生命线,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尽力转变工作作风,加大常规管理力度,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着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使梅铺教育近年有了显著变化。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一、梅铺教育基本情况梅铺镇地处郧县东部边陲,东接河南淅川县滔河乡,南挨丹江口市原凤凰乡,西北依谭山镇。全镇版图面积109平方千米,辖17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7140户,约32000人,虽然是我县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乡镇,却因有着郧阳恐龙、梅铺猿人等遗址,成为了全县人文底蕴最厚重的乡镇之一。全镇现有学校20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级小学14所,教学点4所,公办民营性中心幼儿园1所。全镇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381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1724人,初中在校学生657人。全镇学前班有适龄学前教育儿童461人,幼儿园入园儿童170人。全镇现有教职工154人,其中专任教师133人,支教教师4人,资教教师12人,因学校所数过多,致师资颇为紧张。二、梅铺教育历程及现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梅铺教育是郧县一张亮丽的名片。教师讲课卖力气,一讲一满节的老师比比皆是,加上梅铺是个苦地方,孩子们都盼望通过考上学跳出这个地方,教学成绩自然十分突出,使得梅铺有了“郧县东方文化摇篮”的美誉。随着时代变化,由于学校布局极不合理,村村办校,不仅使有限的资源被分散,造成了基础薄弱、根底不牢,还导致了师资紧缺。教师老龄化,负担任务重,造成了许多教师健康出现问题,病假不断,加上老教师讲满节的习惯痼疾难除,不能与生本课堂相融,这三方面的原因造成质量下滑严重,跌至低谷。但随着生本课堂的大力开展,教师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镇教师任劳任怨,负重前行,有望乘势而上,创造新业绩。2011年的中考成绩较2010年前行了5个名次,在2011年秋季召开的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表彰会上,九年一贯制学校荣获进步奖。另外,2011年全镇共向郧阳科技学校输送学生77人,圆满完成了县局规定的中招任务,是近年来完成此项工作最好的一年。三、近年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为打破僵局,扭转被动局面,近年来梅铺教育人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在象兄弟乡镇一样认真落实学校常规工作、完成县局下达的各项任务的同时,更从以下方面下苦功:1、安全防范严上加严。近年来,梅铺镇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当做保稳定、促发展的首要工作来抓。在完成了《安全责任书》签订、安全隐患排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安全工作台帐建立、安全预案制定、安1全制度完善、安全知识教育、流行疾病防控等常规动作外,还做到了如下几点:一是在全县率先完善、落实了学生五人联防制度,构建并完善了安全防范网络;二是每位教师备课时,每节教案的最后一项必定是安全教育专项内容,使每节课的安全教育不会无的放矢;三是坚持了教师安全包保责任制、校园安全24小时巡查制度及夏秋季沿河巡查制度;四是每月中心学校都成立专班,开展一次全镇性安全大检查,检查结果与学校评比和校长考核挂钩。在反邪教警示教育中,梅铺镇各学校不但落实了县局规定的“十个一”,还开展了全体师生签名抵制邪教活动,建立了五人联防制度、周询问制度、零报告制度。由于工作抓得实,抓得细,抓得严,全镇中小学校、幼儿园近年来无一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平安校园建设得到了落实,2010年,梅铺镇评市教育局评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质量促进实上加实。为了根治陈疾,我们下重手、用狠劲,在质量上想硬招、发猛力。一是开展了周周听活动,每周中心学校人员推门听课不少于2节,不打招呼随机到各学校各班去,随听随评,在次周中心学校例会上全体中心学校人员晒上周听课的笔记,半年时间,中心学校人员人均听课已填满了两本《教师业务学习笔记》;二是落实了月月查活动。每月21日开始,中心学校都成立专班,以课堂教学、备课、作业批改、导学练案的使用等为重点,采取听、查、看、讲等形式,对全镇学校教师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