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哈尔滨建筑艺术导游词哈尔滨建筑艺术导游词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经常要依据讲解须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哈尔滨建筑艺术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哈尔滨建筑艺术导游词1或许你曾游历过江南,那烟雨迷漫中的青瓦粉墙、小巧流水,透出温婉与柔媚的气息;或许你曾巡游过千年古都,那朗朗晴空下的雕第1页共16页梁画栋、黄瓦飞檐,显示出堂皇与威历。而哈尔滨呈现在你面前的却是另一种风格和魅力。哈尔滨早已因一曲《太阳岛上》而蜚声中外,澄净如练的松花江与明珠般闪烁的太阳岛已成为哈尔滨美丽自然风光的象征。但挚友们可曾知道,哈尔滨独具魅力的建筑艺术同样迷人。遥想在100年前的松花江边,勤劳的人们在这里渔猎牧耕,过着悠闲的生活,一切都是那么安静与安逸。突然有一天,一艘来自俄国的考察船溯江而上,发觉了这片世外桃源,于是一切都变更勒。隆隆的汽笛声把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推上了新的发展道路,当然,发展第2页共16页中也夹杂着屈辱和无奈。或许哈尔滨注定是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调的城市,而其建筑艺术更是从一起先就带有剧烈的舶来文化岂知。因为远离中原深厚的文化氛围,在思想及观念上较少束缚,因而易于接受簇新事物。可以说哈尔滨在被动开放的状态下,广泛汲取了西欧、俄罗斯、日本的建筑文化,才逐步行程了今日色调纷呈、丰富的建筑风格。而且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段历史,哈尔滨的建筑才会带有如此浓郁的异国情调。哈尔滨的建筑大体经验了近代和现代两个发展时期,而其近代建筑的发展则包括初期、发展期及晚期几个阶段。我们所熟知的“异国第3页共16页风情”即指其多样的建代建筑。从1898年至1917年,是哈尔滨近代建筑发展的初期,也是其建筑风格奠定的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以及俄国力力的扩张,兴建立阿东正教堂、铁路职工住宅和高级官员住宅以及当时西方正盛行的“新艺术”风格的官方建筑,如提路系统所属的铁路管理局大楼、火车站、铁路局旅馆、商场、铁路技术学校、铁路商务学堂等这些建筑构成了早期哈尔滨建筑的基本风貌。从1931年至1949年,可以认为式近代建筑发展晚期。众所周知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哈尔滨建筑风貌有了新的改变——一方面日本第4页共16页30年头的近代式建筑在哈尔滨有所建立;另一方面折衷主义、浪漫主义及古典复兴倾向的建筑仍受青睐。1946年哈尔滨解放,但城市尚处于调整时期,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哈尔滨起先进入全新的现代建筑时期,同时也为近代建筑画上了句号。哈尔滨素有众多雅号,“东方莫斯科”既是其一。闲逛在哈尔滨街头,你会为不是跃入眼帘的精致的建筑所吸引。极具俄罗斯风韵的建筑,主要又木结构及砖构的教堂、住宅及小餐厅。即使没到过哈尔滨的人想必也听说过“喇嘛台”,它是建于1899年的圣˙尼古拉教堂,坐落在今日的博物馆广场。这座木构井第5页共16页干式帐篷顶叫嚷堪称“东方莫斯科”的象征。惋惜的是“十年动乱”中已被拆除,成为恒久无法弥补的憾事。今日挚友们只能从图片及模型(现存哈尔滨建筑艺术馆)领路其风采。该建筑平面呈八角形,东翼为圣坛,其他三翼设入口。以整齐的圆木水平叠砌成墙体,透出豪放粗犷的气质。主入口上层为屹立的钟楼,下悬一口大钟,两侧各悬挂几口小钟。每当夕阳中雄浑的晚钟响起,余晖中正脊上方三个似小洋葱头的屋顶便会显得那般轻灵飘逸。建筑正中屹立着向内收缩的八面体鼓座。鼓座之上是高高的帐篷顶,其顶部以一个小洋葱头造型结束,使屋顶形态更加丰满。当年这座优第6页共16页雅精致的建筑不知曾给多少虔诚的教徒带来心灵上的安慰。另一座体现浓郁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是圣˙索非亚大教堂。教堂平面呈十字形,墙体为清水红砖。整个建筑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中心屹立的巨大而饱满的洋葱头造型的穹顶,它坐落与16面体的鼓座之上,成为四翼校长彭尖顶的统率。这座教堂精致的砖砌技艺与严谨而完备的拜占庭风貌,成为“东方莫斯科”的又一标记。除了这两座优雅的教堂之外,尚有东大直街尚的圣母守护教堂、哈尔滨游乐园内的圣母升天教堂、士课街的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