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郑人买履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显文言;2、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3、体会旨在塑造形象的寓言特征;4、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师从荀子,著有《韩非子》其书,这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代表作品有《孤愤》、《五蠹》等。寓言特征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寄寓较深的道理,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指导学习文言的基本方法:1、熟读课文,分清句读(停顿)。2、把握重点实虚词,根据语境联想拆解。3、熟悉文言特有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倒装句式等。4、逐字逐句翻译,适当增删,表达完整。朗读:点拨:不读破句,读出语气、语速的变化。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疏通文义:四人小组结合书下注解和古汉语常用字典,合作翻译,划出含糊、有疑难的地方,译完全班商讨释义和翻译。请看译文郑国有个人想买一双鞋,他不知道自己脚的尺寸,就拿了根草绳依自己脚的大小绞了一段,放在凳子上。他到了集市上,找到鞋铺,这才想起忘了带尺码。店主是个有经验的人,一见他要买鞋便当即拿出一双,要他试穿,可他却说:“不行不行,我忘了带尺码,怎能买鞋?我得回去取!”回家一看,尺码果然放在凳上,他拿起草绳,又返身往集市赶,到了集市,集市已散,那铺子也关了门,他十分气恼,连连怪自己太糊涂,以致误了买鞋。路人笑问:“你是给谁买鞋呀?”“我自己。”“那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非要去取尺码呢?”那人摇头说:“那怎么行呀,我的脚怎么会有尺码那么准确呢?”检查所学,及时巩固:A重点实虚词解释:B一词多义:之、而、度C通假字:坐、反D倒装句并翻译:郑人有欲买履者、何不试之以足、无自信也分析课文:1、本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笑话,连鞋子也没买到。2、你觉得买鞋人的可笑之处是什么?他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他错在做事很呆板,不尊重事实,只会按照原来的想法去做事,而不懂得做事要有灵活性。3、《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样的人?讽刺那些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背诵全文:作业:A抄写课文,并自默。B整理课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