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史利娜《孙权劝学》导学案1VIP免费

史利娜《孙权劝学》导学案1_第1页
1/3
史利娜《孙权劝学》导学案1_第2页
2/3
史利娜《孙权劝学》导学案1_第3页
3/3
城关一中导学案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设计者史利娜时间3月10日课题《孙权劝学》教学目标: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疏通文意。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文中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及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教学难点:学习文章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导航: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预习,大家一定知道本课出现了几个人物(3个),谁能介绍一下这三个人物呢?二、检查预习:1、掌握生难字词卿(qīng)孰(shú)涉猎(shè)为(wéi)遂(suì)更(gēng)邪(yé)2、了解作者、作品。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三、初读课文,理解文意1、听范读,把握停顿、节奏、语气。2、挑生读无标点课文,检测朗读效果。3、小组合作,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新课导入学以致用精读课文读出感受初读课文理解文意检查预习品读课文读出感悟4、齐读课文,尽量读出感情。四、精读课文,读出语气,读出感受。1、本文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2、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3、“不可不学!”写出了孙权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用双重否定句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关心、厚望。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5、“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小结: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五、品读课文,读出感悟1、找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解释“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由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2、你学了这篇课文后得到了哪些启示?①开卷有益: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③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④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六、学以致用完成作业:根据下面情境写一段文字有一位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优异,但她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身为同学的你为她感到着急。今天,你准备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她。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规劝技巧,写一段文字。(30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史利娜《孙权劝学》导学案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