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小结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动发展天长市城南小学宗春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我校结合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动发展》这一子课题。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情景串,引发一系列问题串。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得以发挥,我们努力地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引思、以思导疑、因疑而问,自然地引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在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获得体验。从2009年4月确定《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以来,我校数学子课题组全体成员按照课题研究计划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努力实践研究,现已经转入到第二阶段的第(3)部分的探讨:启发学生选择适宜的方法、策略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和研究,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下一阶段课题的顺利、有序开展,现将我们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小结如下:一、继续加强学习,促进理论上的成熟课题的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我们这个课题小组,共有10多名成员,大多是新课改一线教师,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情景串的教学,学习蔚然成风,这正是课题研究的引导下教风学风悄然发生的改变。学校为了适应课题研究的需要,征订了大量的教育杂志,有《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论》、《教与学》、《教学设计》等等以满足教师的需求。同时要求教师每人都订阅了两本以上的教育杂志,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并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教育随笔。在理论学习,提升能力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1、集中学习。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三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们听专家的讲座、观看课堂教学实况、进行专题研讨。同时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使教师们获得有关情景串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2、专家引领。我校数学组共有市骨干教师4名,县名师2名,他们有较强理论体系,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由他们开讲座、上示范课,同时请进修学校的专家到校指导,引领教师们的共同成长。3、同事合作。课题的研究,只有教师们的通力合作,开展探讨,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课前,同年级的老师就某一课题的内容,寻找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讨论;课后,结合上课的情况进行反思,谈上课的感受。让课题的研究与案例有机结合。通过实验研究,参加外出学习活动、组织主题研讨,采用观、听、看等形式,实验教师改变了教学观念,树立了新课程理念,教师们在边做边学中,体会到创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好处,体会到加强理论学习的必要性。二、加强课堂实践,扎实开展研究活动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情境、主题图、连续的问题等方式,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体验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感受数学知识是怎样形成的。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用一个有发生,有经过,有结果的完整“情景”把课堂串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串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问题引发学生质疑,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组织了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