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心得体会如何养成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摘要]小学生年纪小,不喜欢听大道理。那么,小学德育如何开展。本文作者提出了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的观点。[关键词]小学德育思考培养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所以,根据小学生个性特点,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小学德育工作重点的观点是正确的。下面谈谈笔者的心得体会。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以人为本1.从细枝末节工作抓起。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同样,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教育、引导和训练的积累。所以,学校和家长,都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早睡早起,勤俭节约,尊老爱幼,专心听课,认真作业,礼貌待人等,并从细枝末节抓起。如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对学生的习字课就要有严格的要求:坐要端正,笔要拿稳,眼睛与本子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不能中途而废,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想法。又如要培养寄宿生的内务整洁习惯,教师就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学生怎么折被子,折衣服,如何放置毛巾、口盅、鞋子等物品。2.认真抵制不良之风。受应试教育影响,上级评价学校领导,以升学率高低;学校评价教师业务,以任教学科考试成绩;教师评价学生,以期末考试排名。因此,“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便在学校蔚然成风。这种不良之风,学校要认真抵制。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所以,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应是小学德育的最佳方法,也是形成学生健康人格的根本和关键。3.长辈要做孩子的表率。俗话说,一个光辉的榜样胜于十“打”教科书。教师家长第1页共4页都是长辈,都应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让孩子做到的事,长辈一定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事,长辈一定不能做。如教育孩子文明守纪,长辈就不要赌博、讲粗话。教师上课就不要迟到,家长与孩子到超市购物,就不要带头甚至怂恿孩子插队。二、提高思想认识,制定培养措施1.教师要耐心教育引导。为形成共识,我们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提高觉悟,避开德育误区,认识养成教育重要性:小节有害,及早告诫;习惯重要,重视养成;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用不尽;孩子还小,行为没有定型,只要老师耐心教育引导,学生的好习惯就一定会形成。2.制定“四级”定位措施。要做好德育工作,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目标不宜太高太远。如太高太远,望尘莫及,丧失信心;如太低太近,触手可及,没有动力,目标就没有意义。所谓国“四级”定位,一是按国家规定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教育;二是制定《XX县区临桂镇中心小学规章制庋》作为校级的养成教育目标;三是由年级组制定年级教育目标,作为年级的德育重点;四是由各班级制定班级学生行为细则,作为班级的德育管理目标。3.认真落实“六好”养成。小学生年纪小,涉世不深,不喜欢空洞的说教。要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只能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为此,我们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弟子规》中所倡导的好习惯。如“出必告,反必面”。(外出时必须告知父母,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父母责,须顺承”(做错了事,父母责备,应虚心接受)并针对校情,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养成教育。一是安全教育。每天按路队放学,强调路队安全,提倡互相帮助、照应,牢记放学路上注意事项,正确处理路上所出现的突发事件,养成注重安全良好习惯;二是纪律教育。开展“做文明学生(少先队员)”主题班会或主题队会,培养学生遵章守纪习惯;三是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良好习惯;四是集体荣誉感教育。强化“班兴我荣,班衰我耻”意识,培养学生为维第2页共4页护集体荣誉而自律的习惯;五是责任感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做好值日、热爱劳动习惯;六是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养成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认真听课和作业好习惯。三、开展活动,构建养成好习惯平台1.走出校门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到社会福利院、幼儿园慰问,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给幼儿园小朋友表演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好习惯。2.开展“养成好习惯”活动。要求学生量体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