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正义感的人》教学设计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交斜镇初级中学谢鹏2014、12做有正义感的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正义的基本要求。能力目标:培养按正义基本要求来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社会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教学重点:正义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通过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的情感及行为,培养学生树立社会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教学方法:五环节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课: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几例图片:“中国式过马路”、“旅游景点和文物乱刻乱画”、“偷井盖”、“随意踩踏草坪”,学生判断这是什么行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我们仅仅能够分辨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以实际行动做有正义感的人,从而导入课题。二、第一环节:自主学习(5-10分钟)1、学生阅读教材第83页至第84页内容,根据自己的感知,在教材中勾画标注你所学到的知识要点,理清教材的知识思路。2、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书写在课本上,并标注出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学生开展自学,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三、第二环节:互动交流(5分钟)1、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自主学习环节的两个任务进行交流对照,相互补充完善,达成共识。2、小组长督促、指导、检查本组成员对学习中标注的疑难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力争通过合作分享在本组内解决疑难,小组长负责标注出本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留待解决。学生互动交流,教师巡回观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必要时做个别指导。四、第三环节:展示释疑(10分钟)1、小组代表发言,谈谈自己学习到的本课知识点内容,理清教材知识思路。学生发言,教师引导总结板书知识思路或多媒体呈现,使学生准确理清教材知识思路。做有正义感的人(基本要求):首要要求:不伤害他人第二个要求:不侵犯他人财产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其他权利。指点迷津个人自由都是在自己权利范围之内的,他人权利是我们自由的边界。2、小组长提问发言你们组学习中的共同疑难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组织不同小组学生讨论探究,力争最大化使学生解决问题。如学生确不能解决,教师引导分析,使学生准确理解掌握疑难。教师根据自己巡回观察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教材重难点,进行适当补充解疑。(1)查一查:我国有哪些法律有不伤害他人身体或生命的规定?《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2)列举你亲身经历或者知道的尊重和维护他人基本权利的事例,说明其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多媒体补充相关身边的生活事例。第四环节:走进生活(10分钟)请同学们想一想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关,你能列举出几例说明吗?学生列举,教师引导并多媒体补充相关的生活事例,使学生理解。案例分析:多媒体展示上海复旦投毒案背景资料,学生观看后思考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探究后发言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明确,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请你简要评析林浩森的做法?林浩森故意投毒的做法是非正义行为,违背正义的首要要求不伤害他人,林浩森投毒致舍友生命死亡是最严重的不正义。2该案件对我们有何启示?⑴中学生要树立正义的基本品质,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不伤害他人。⑵同学之间要和谐相处,相互宽容理解,正确处理小矛盾小纠纷,遇事理智冷静对待,切不可一时冲动,做出非正义行为。第五环节:归纳总结(5分钟)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可以按照下面的形式来表述:知识方面:本节课我学到了--------------思想感悟:通过本节课学习,我认识到了或感悟到了--------------学生在课本上记写后发言总结,教师适时引导点评肯定,使学生实现学有所获。最后,多媒体出示内容“老师寄语”:学生齐读,从而增强学生做有正义感的人的情感。有正义感的人,他们的行为感动着我们,也影响着社会。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去践行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