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可爱的同学们:首先请大家对比两幅图片(图片一:断臂维纳斯。图片二:一学生在课堂上酣睡,只露出半截手臂):毫无疑问,同样是缺憾,左边断臂的维纳斯是艺术的顶峰,给人的感觉是美,是对艺术的震撼;而右边酣睡的学生却是课堂的败笔,给人的感觉是丑,是对未来的震颤。一节我们也许自我感觉良好的课怎么竟然起到催眠的效果了呢?很多老师愤愤不已。老师们,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的课堂中是否存在些低效、无效的环节呢呢?比方说马上就要上课了,学生却还在嘈杂不已;已经讲了两道题了,学生却还在桌下翻找你所讲的那张卷子;你正讲的兴趣盎然,学生们却目光下垂30度;你刚下课,有同学却跟出来问“老师,这道题怎么做?”你一看原来是你刚讲过的……我想如果却是存在这样的现象,那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可问题到底是出在学生身上还是老师身上呢?教育是科学,其意义在于求真。下面我将进行求真之旅,去寻求高效课堂之真。不妥、不全之处还请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今天,我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与做法:第一、从理论上分析:我们政治组认为高效课堂是指高效益、高效果的课堂,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让学生收获到最多的知识与能力。而一味的注重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满堂乱,如果学生跟不上,没有吸收多少,那这样的课堂就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第二、从实践方面,我们从以下5各方面阐述:1、我们要做到师生关系和谐。古时常说“天地君亲师”五圣,“师道尊严”,可见教师的地位之高,但在民主与平等的今天,更要求师生要打成一片,要学会和学生交朋友,有时师生之间还可以开一些小玩笑,不要大惊小怪,慨叹“世风日下”,其实这是学生喜欢你的表现,大家可以看一看查午晚休时学生和孙文盛老师的亲切劲儿,就知道为什么孙老师早午晚天天到位,因为那是一种享受呀。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你想,就算是为了能和你天天亲近,学生也一定会好好学你这一科呀。教师还要从生活上关爱每一个学生,学习上关注每一个学生,有时学生就因为老师能顺口叫出他的名字,了解它的特点,提醒他天冷时多穿件衣服,回家或返校时注意交通安全等这一件件我们老师看来很自然很平常小事儿,就拼命地学好你这一科。我们组代忖老师曾给一生病的学生洗衣服,学生就感动万分,一直到现在常年保持联系。郭春雨主任一次对一体特生语重心长的谈话,竟使学生干劲十足,成绩突飞猛进,以一封长信来表达谢意,而这却是郭主任始料不及的。老师们,当我们在羡慕他人优异的教学成绩时,你是否看到了教学背后这场是用仁爱还是苛刻来争夺“粉丝”的竞赛呢?2、我们要做到学富五车,知识渊博。请问哪位老师没有被学生问住过;哪位老师没有说过“这道题下节课我再告诉你”,甚至从此没有下文;又有哪位老师上课没出现过卡壳现象;……别的老师我不清楚,反正我被问住过,场面是很尴尬的,但又决不能不懂装懂。我们说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献身。既然选择了当老师,那就要做到用力教,用心教,做到为伊消得人憔悴。为此我们要饱览群书,增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苏霍姆林斯基在著作中提到:一位文科教师上公开课,极其成功。课后,有人问他:“您这堂课讲得这样好,请问您备课用了多长时间?”他回答道:“可以说这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但是要问直接备课的时间,那我告诉您,只有十几分钟。”无他,厚积薄发而已。这样以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去教学,学生才会说:“I服了you!”。以上两个问题似乎在课堂之外,不过我总觉得它又无时无刻不在课堂之中。老师们,您觉得呢?3、课要讲得精彩纷呈,就要与时俱进,创新迭出。有了渊博的知识,还要能讲出来,要讲好,讲的精彩纷呈,讲的与时俱进,讲得创新迭出,不要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却倒不出来。我们如果把刚结束的青年大学生知识测试的成绩与他们的教学成绩相比较的话,有些是不成正比的。怎样讲呢?比方说导入要新颖,要做到引人入胜。我在讲资源的优化配置时,用公益广告——节约用水导入,这样既形象又易懂,还增强了节水意识,很自然的也就联系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问题。再如,我在讲我国的民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