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等降水量线、等温差线、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日照时数等量线等雪线高度线、等地壳厚度线等地租线、等运费线、等震线考察角度:•一、数值的判定及数值变化•二、相对差值的计算•三、弯曲方向的判定•四、分布规律的描述•五、成因分析•成因分析1、等温线:纬度位置(太阳辐射或太阳高度角)、地形(等温线出现闭合或弯曲)、海陆位置、洋流等。2、等降水量线: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地形(迎风坡或背风坡)3、等太阳辐射量线:纬度、天气和气候、地势的高低4、等温差线:内陆和海洋、地势高低5、等地价线:距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6、等烈度线:距震中远近、当地地质条件、房屋坚固程度等。(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400400300500300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答案:D答案:C【解析】考查相对高度的估算,设桥梁处河岸的海拔为H,如图,可知H的高度范围为(200-228)之间,桥梁处河岸与山峰(580米)的高差为h,推得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