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张家港学习心得体会纳丹堡月居委会赴张家港参观学习心得——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灵魂、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新兴社区建设体系居委会作为基层组织,是联系人民群众和上级部门的桥梁和纽带,在新形势下做好居委会的工作,是构建整个燕郊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在燕郊开发区管委会的统一部署下,在社会发展局的的领导下,2010年4月6日—10日,我们赴张家港考察学习了该地区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收获颇丰,具体先进经验如下。一、以党建带社区建设。张家港的先进社区经验中无不体现了这一基本原则,居委会肩负着基层工作的重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居委会中的基层党组织则是社区建设的灵魂。张家港不但重视基层党建的建设还把服务理念引入到基层党组织中,通过发挥基层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从而带动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发展。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张家港社区之所以能够提升管理水平,丰富社区文化,构建和谐社区,其中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拥有自我造血功能。以金港镇元丰社区为例,该社区居委会不但为居民提供包括政策咨询、文体娱乐、计生指导、健康义诊等公益性服务,同时也通过提供包括家政服务、信息中介、家电维修等有偿服务来支撑无偿性公益服务。三、充分利用信息时代互联网作用,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建设便民互联网信息体系。信息时代的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并成为人民群众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重视社区信息化建设不但体现了社区发展的与时俱进,而且能够及时了解民意、发布各类政策信息、解决群众问题,实现社区生活的稳定发展。四、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居委会的职责是为社区群众服务,群众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张家港各优秀社区十分重视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积极分子的重要作用,发挥社区离退休人员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了居委第1页共3页会工作于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此举不但减少了开展工作的阻力,而且有力的推动了社区居民的文化建设。我们与张家港社区文化建设的差距:考察归来后对比我们的社区建设,无论是在财力、物力还是在文化、服务上都有巨大的差距。但燕郊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各个社区也是年轻的社区,发展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相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在大家的努力下,燕郊的社区文化建设也将会领先于全国。对燕郊社区文化建设的反思:在北京XX县区几乎无地可用的情况下,燕郊已经成为北京东扩第一站。同时作为京城东大门,燕郊的和谐建设关乎京城的安全。因此,燕郊居委会的工作开展不但肩负着服务社区居民的重任,同时也担负着京城维稳的重担。以纳丹堡社区为例,本社区居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地居民,二是外来购房者,后者来自全国各地,都各自带着的文化特征和地缘特点,而且人员组成复杂,大多数白天上班,深夜归来,与居委会沟通甚少,给居委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综合张家港学习经验,结合纳丹堡社区现状,我认为,抓好社区工作需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明确居委会工作定位,是服务机构,而不是领导机构,要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而不是仅仅承担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的喇叭。只有取得居民的信任,坚持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居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将各类问题解决于社区围墙之内。第二,要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积极引导社区党员参加社区工作,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同时注意发展新兴力量,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以此来加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的联系。第三,注重社区公益文化建设,也要通过居委会开展经营活动,多方面筹集资金,以支撑居委会各项工作的开展。第三,要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建设作用,以文娱活动为纽带,通过举办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强居民之间的的沟通,从而推动社区活动的开展,加强社区造血功能,既方便居民群第2页共3页众,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居民和居委会的双赢。第四,不可忽视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多数源自网络舆论,因此,要加强社区居民的互联网言论引导,给居民提供一个表达心声的空间,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对社区工作开展的两个建议:第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