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临淄区实验小学高江波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今天的家长培训课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功的培养好孩子可以说是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成功。一、培养孩子专心习惯的重要性:1、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都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2、儿童教育家斯特娜夫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心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3、培养孩子做事专心的习惯,对孩子一生有重大的影响。二、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一)年龄特点:孩子天性贪玩,自控力差。应对策略:1、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成长中必然出现的问题,所以家长、老师不必如临大敌,更不能横加指责。2、耐心引导并有意识的训练,孩子成长,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来越长,孩子的不良行为会逐渐消失。3、家长、老师千万不要给孩子扣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帽子(错贴标签),因为孩子很容易接受接受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形成”我是个注意力不集中的人“这种错误的自我评价,从而放松或降低对自我的约束。(二)家长强化和无意培养:家长的不恰当做法:1、在孩子专心看书或写作业时家长经常无意识地打扰(一会儿送吃的,一会儿送喝的);2、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立刻指出来,并指责埋怨。应对策略:给孩子积极的期待,不断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举例)1、孩子出现开小差的问题时,家长和老师学会忽视它;而在孩子专心做事的时候,去鼓励孩子,强化孩子专心致志的良好行为(心理学的阳性强化法、也叫正强化)。2、积极期待:家长要相信孩子孩子会越来越专心、越来越认真,并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信任。(举例心理学皮格马利翁效应:哈佛心理学原系主任罗伯特.罗森塔尔和同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1967年,哈佛心理学原系主任罗伯特.罗森塔尔和同事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递给老师一份名单“这些是你们班里具有很高的进步潜力的学生”。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实际上,这只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给老师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所以会特别照顾和关怀,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这个试验就是后来被誉为著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歌德有句话说:“你按一个人现在的样子对待他,他将会保持他现在的样子,如果你按他可能成功和应该成为的那个样子对待他,他将会成为他可能成为和应该成为的那个人”。)3、合理预期(举例小故事:只有你会欣赏我)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连三分钟都坐不住,你最好带他到医院看一看。”“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我,因为我的宝宝进步了。”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有智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你就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念儿子的名字,因为以前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出现在差生的行列中。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高中毕业了。一个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老师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