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衔培训心得体会最后一次警衔培训结束那天,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的李威老师问:quot;这次警训有啥感想。quot;我很干脆地回答:quot;没感想。quot;其实,我怎么可能会没有感想呢。那可是我最后一次的警衔培训啊。它标志着我从警授衔以来警衔晋升生涯的结束。那些quot;第一次quot;最后一次警训了,可我分明还清楚地记得从警以来很多关于第一次的情景,尤其是第一次穿警服。1986年夏天,当脱下高中时的红装换上橄榄绿的戎装时,同学们立刻兴奋起来,我们彼此打量着、对比着,望着玻璃橱窗中自己的身影微笑着、自傲着,那股子青春的靓丽简直无可比拟。而在派出所当内勤时第一次投稿、第一次看到印着自己名字的文章被刊登在报纸上时的情景,我也是历历在目的。1995年夏天的一天,我乔装成一名打金饰的妇女,跟着刑警一起侦查quot;黄金饰品盗窃案quot;,为了不露破绽,同事们还叫我把三岁的女儿抱上。那天也凑巧,在打金饰的那户人家中,女儿直嚷着要项链,而且嘴里quot;阿姨、阿姨quot;叫得特别甜,直哄得主人家把金饰连同被盗金块全拿出来供我们母女俩挑个够。后来那起大案破了,所里还特意奖励了女儿一箱牛奶。我觉得这起案件破得挺有味儿的,而且有女儿参与印象特别深,便把它记录下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把稿子寄给了当时的《舟山警察报》。不想一周后,我的处女作发表了。我兴奋极了,小心翼翼地捧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虽然早知那篇文章的内容,但还是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其实还有很多quot;第一次quot;的情景我都记得清楚,比如第一次领工资、第一次警训、第一次授衔……可是,怎么转眼之间,自己居然在经历quot;最后一次quot;的事了呢。迎接quot;最后一次quot;这次警衔警训是我第一个的quot;最后一次quot;,我明白以后将会有更多的quot;最后一次quot;接踵而至:比如最后一次打靶、最后一次办案、最后一天穿警服……所以,李老师,第1页共3页我是不愿意去感想。直到那天全市公安宣传工作会议,坐在政治部七楼椭圆形会议桌前,看过去整一排的80后基层宣传干部,对着这些比女儿大不了多少的姑娘、小伙,又听见领导把我介绍给大家quot;这是我们那一代的警营文化爱好者quot;,终于禁不住出声感叹:呵呵,廉颇老矣。可别轻看这些年轻的姑娘、小伙,你看美女警花们写出来的文章,思想和文采兼备;新生代小伙们敏捷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已无法赶超,警营论坛里80后、90后的话题我是听也听不懂,偶而进去搭会儿腔还立马被认出quot;菜鸟quot;无疑……此时此刻,那张1993年第一次全市公安宣传会议通讯员的合影就在台板上,看那时的自己正笑靥如花地挤在quot;我们那一代quot;警营文化爱好者中间,亮晶晶的眼睛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而今天,当初那张年轻的脸上曾经所钟爱的颊边蔷薇不知跑到哪儿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明镜中那个陌生的与记忆格格不入的衰老形象,这使我不想接受也得接受,这种不甘心的无奈恐怕不下于怨偶的纠结以及情人的远离吧。唯有珍惜曾经很多次写过关于轮值轮训那些轻松的话题,唯独这次警衔培训,我却写不出片言只语,那种quot;最后一次quot;所衍生出来的莫名和失落无法用语言表达。于是这一次的警训,我没有感想,只有珍惜。警训从开始到结束,我如同刚刚入学的小学生,中规中矩地听老师讲课,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认真学习各种警体动作要领。记得有一节课是体现团队精诚合作精神的游戏,周继祥老师要求一个学生站在讲台上,背对六个伸手接他的学员直挺挺地倒下去。轮到我时,我站在上面害怕极了,总把腿屈起来。学员们宽容地说:quot;大姐,这个有点难度,做不标准没事的。quot;quot;不行,我得把它做好。quot;课后,年轻学员们都夸我认真,我对他们说,这是我的quot;最后一次quot;游戏课,你们这些小树苗怎能体会一棵老树数着自己年轮的心境呀。有人说。当你开始常回首往事时,你确实是老了。(网)平日间,我常对女儿讲自己从警当年很多关于quot;第一次第2页共3页quot;的故事,可惜,年轻的她不太在意,说我老是翻旧账。我知道,无论我如何不舍那些记忆中最深刻的quot;第一次quot;,年轻一代都不会在意了,就如后辈之人谁会来管你第一次咿呀学语说出一个完整句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