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2)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2.能力目标(1)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2)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2)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教学重难点】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教学方法】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等方面承担责任的情况,可以事先召集部分同学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任的后果。【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2课时【导入新课】方法一: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责任的含义以及责任的来源,你们还回忆得起来吗?谁能告诉我,什么是责任?责任的来源有哪些?(举例说明)学生回答(略)。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意味着一种责任,每个人首先应该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学会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方法二:(备选)教师设问:如果遇到以下情形,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1)你乘坐的公共汽车,上来一位老大爷。(2)放学回家,看见妈妈在厨房忙着准备晚饭。(3)好朋友小明约你旷课去网吧玩游戏。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一个人要具有责任感,首先应该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如果对自己不负责任,就应承担相应的后果。(引入课题)【新课教学】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板书)谁在对我负责(板书)第一环节:自己对自己负责播放动画:小含的困惑教师:请同学们观看动画,分析情景中组长、老师、小含的父母各自的责任并完成下列表格:谁负有责任责任是什么应当向谁负责责任的来源是什么如果你是组长会怎么做?为什么?小含组长老师小含父母学生思考、填写表格。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填写表格。教师提问:(1)对于小含的困惑,你能做出什么解释?(2)假如小含的组长真的帮她打“掩护”,可能导致什么结果?(3)假如你是小含的朋友,你会对她提出什么建议?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教师归纳:每个人应该对自己负责。如果对自己不负责任,就应承担相应的后果。所以,我们应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不要将责任推给他人,否则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第二环节:负责的表现,不负责任的后果过渡: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哪些行为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做好自己的事情,纠正自己的错误,约定守时,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过渡: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播放动画:责任,不能丢弃希腊神话中,人是背负了一个行囊在赶路的,肩上担负着家庭、朋友、儿女、事业、希望等,历尽艰辛,我们却无法丢弃其中任何一件,因为这背囊上写着:“责任”两字。责任心是我们这个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责任心可以养德,责任心更可以树德。责任心一旦成为一种群体行为,形成气候,其含义就不仅仅是责任二字本身,它会形成一种社会精神。责任心代表的是理性,是积极的精神。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你当前的生活中:有哪些责任由自己独自承担?哪些责任本该由你承担,却由其他人替你承担了?如果我们不承担责任,会有什么后果?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教师小结:方法一:出示图片:不断承担新责任自己承担的有:自己穿衣、扫地、为父母端茶送水、学会将垃圾进行分类等等。由他人替自己承担的有:扫地、垃圾分类等等。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那自己就无法长大成人。因为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播放动画:负责任的人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公共汽车公司司机,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用最后的力气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并拉下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灭,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做完了这三件事,他趴在方向盘上,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