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们变学生才会变VIP免费

我们变学生才会变_第1页
1/4
我们变学生才会变_第2页
2/4
我们变学生才会变_第3页
3/4
我们变,学生才会变文|郑立平(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全国十佳班主任、全国民间班主任成长研究会会长)【班主任询问】:我班有一个学生,调皮捣蛋,违纪不断,我想尽了各种办法,可他就是不改,怎么办?尊敬的老师:您好。曾经有很多老师询问过相似学生的管理问题。虽然不尽相同,但困惑大致相似。我也相信,几乎每一个教师都曾遇到过或会遇到这样顽劣的学生。说实话,这个问题是挺好玩的。因为,说难太难,而说简单,却又太简单。在我们交流和剖析前,我想首先送您三句话:无论孩子身上有什么样的问题,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无论多么乖巧的孩子,成长中总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总不可能解决完学生成长中的所有问题。有句古语说得好:不如意之事往往十之八九。我们教育学生,也是这个道理。我发现,我们教师有一个通病,就是总喜欢改变别人,总希望别人按照我们希望的样子去成长去发展。可是,却常常忽视一个真理——我们自己也没有成长为师长当初希望的样子。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庸》开篇就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简单地说,就是告诫我们教育者培养孩子要以人为本,一定要遵循和尊重孩子的本性。而孩子最大的本性是什么?就是天真、活泼好动,对什么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成人经常奇怪:为什么一个很寻常的现象,孩子却沉醉不已;为什么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孩子却百般不解;为什么强调多次的事情,孩子却屡屡出错。甚至,我们有时会因此而气愤,因此而训斥、体罚。但是,谁都知道——问题不会因为我们气愤而消失,错误却常常因为我们体罚而放大。原因何在?我们违背了孩子的天性,把他们当成了和我们一样的成人,用成人的思维和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孩子岂不是拔苗助长的新闹剧?这样的结果,不仅损害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更凸显出教育者的强权和武断,使我们很多师长常说的“平等”、“尊重”都化为空话和泡影。心理学家弗格森说,每个孩子都有一扇只有他自己从里面才能打开的改变之门。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要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去唤醒、引导和激励他打开自己那扇改变之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非常棘手的难题问题只能靠一样东西解决,即饱含耐心的时间;而对于教育,那就是永远要对孩子怀着无限的期待!为了帮您更清楚自己的应对策略,完善自己的处理方法。下面,我再和您谈几点注意的问题。其一,从教师方面,我们要尽心耐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孩子教育孩子,即使他犯错不断。这不仅因为它是你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教师——班主任的责任,也是因为学生本身的特点要求。学生,是小孩子,孩子就是不成熟的人;既然不成熟就一定会犯错误,人都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的。对孩子来说,犯错是正常的;不犯错,才是不正常的。况且,吃一堑,长一智。我们的智慧和能力大都是在失败和错误中形成的。他虽然还是不断犯错,但不能证明他就是一点也没改。山难改,性难移。改错,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你千万不能把他放弃,还应该充满信心,耐心期待。常言道:欲速则不达。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不知道怎么做对,而是对我们的态度特别腻烦、逆反,因而故意找事“逗”我们。我这里再送给你一句话:“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也。”这是我们祖师爷孔子的劝告。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有很多东西我们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尽力去做,实在不行就先顺其自然再等待更合适的机会,不要急于求成、一味责备,结果反而自取其辱。其二,你一定要明白:我们不是上帝,可以点石成金;我们不是暴君,别人都必须服从我们的意志。所以,不要期望孩子,你说啥他听啥,你让他怎样他就怎样。他是一个生命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个性,我们即使再想改变他,也必须以尊重和呵护他的身心健康为前提,否则,只能造成伤害。每个人都有自身净化能力,许多问题随着他心智的成熟、阅历的增多、知识的积累会自然消失。你现在看到的许多问题,如果采用了多种方法,效果还是不大,我建议你先放放手,或许你的过度关注,正是一种负面强化。你可以多“刺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们变学生才会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