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创设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VIP免费

创设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_第1页
1/3
创设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_第2页
2/3
创设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_第3页
3/3
创设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济源市轵城镇中王小学王向丽也许是由来以久的条条框框限制了人们的思维,数学这门虽严谨但颇具趣味性、实用性强的学科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眼里变得深奥与遥不可及,从而产生了畏惧心理,不愿学、怕学。有了这样的心理因素的制约,我们的数学教学沉重了许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在教学实践中我以理念为指导,尝试着用多种方法启迪、鼓舞学生,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努力使学生变“怕”为“爱”,以求降低数学学习的门槛,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积极性。我试着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让故事和游戏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好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必会全身心投入,从而学得快,也学得牢。因而在教学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时,我喜欢用故事或游戏为孩子们创设情境,让他们在浓厚的兴趣氛围中去学习。如:在复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因受一则小故事的启发,摒弃习惯上让学生背定义、机械地做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故事中探索、应用,进而掌握其特征。故事说的是,韩信是秦末汉初的著名军事家,在一次阅兵式中,发令官不断地变换队形,先两路纵队,结果末尾多1人;又三路纵队,结果末尾多2人;最后五路纵队,结果末尾多3人。操练完毕,发令官报告韩信,士兵共计2336人。韩信稍加思索道:“你报的人数不对,应该是2333人。”发令官不信,于是逐一点数,结果和韩信所说的丝毫不差。故事一说完,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私下讨论开了:“怎么回事呀?”“韩信不数怎么就知道错了呢?他是用什么方法得出来的呢?”还有的同学眉头紧皱,拿着笔在本子上画开了。看大家讨论、思考的差不多了,我引导着问了一句:“你觉得韩信在这里用了我们学过的哪一部分知识?”“老师,可能用到了求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因为刚学过这部分内容,没深入思考得出的结论)我没加评判,只是说了让他当场计算验证一下,结果可想而知。一阵沉默后,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老师,我认为这与求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有关系!”紧接着他又说,“你看,排两队余1人,说明这个数是奇数,末尾肯定是1、3、5、7、9;而排5队余3人,则这个数的末尾就可能是3或8;两者一综合,末尾就取3了。用2333除以3正好余2,这样就算出来了!”随即大家以一片热烈的掌声表示对其想法的赞同。一节课在学生极度的兴趣中结束了,但大家仍意犹未尽。学习《商的变化规律和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节内容时,我和班内的两个同学事先商量好,课上同他们出题(题是有一定规律的),数学可以是整数或小数,我和学生比赛口算。在其他人还没思考过来时,我的答案已脱口而出了,在学生感到极不可思议并充满好奇的情况下,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言而喻了。在兴趣中学习,学生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这样既可以学出兴趣又能学出信心。二、少些“规矩”更成“方圆”,让课堂动起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如强劲的东风吹进了课堂,走进了我们师生的生活。作为教师,我们不难发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在逐年减少,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是老师的问题越来越难了吗?是老师关注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吗?还是回答问题的要求变苛刻了?亦或是学生积极表现的欲望降低了?针对这一现象,我尝试了打破“要发言先举手”这一课堂陈规,让自由式回答这一举措走进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无需举手,就能自由发言。刚开始学生觉得十分新鲜有趣,发言积极性普遍高涨,个个争相发言,沉闷的课堂一下了活跃了起来,但随之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常常是问题一出现,就有多个学生抢着发言,课堂显得嘈杂而凌乱,说得人多了,听得人少了,似乎倾听成了老师一个人的事;还有部分学生整堂课沉默不语,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时间一长,两极分化现象更加明显。在逐渐摸索的过程中,我和学生商量着制定和完善了玫引起“发言规则”:要发言先起立,起立时如果有多位同学站起,那么要把发言的机会让给较少发言的同学,然后认真倾听,对发言同学的观点有补充或有异议,可起立说明,发言精彩的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创设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