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73页、74页。授课教师:程永爱授课时间:2014年11月21日设计理念:本节课是在学习10以内的认识与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为以后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作准备。而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读、书写、大小比较不存在任何困难,而对于以“十”为计数单位及11——20数的组成认识不多,但这个知识却是后续学习的关键。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以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计数单位“十”这个概念为起点,逐步学会掌握11——20数的组成,并能够简单应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正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作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掌握数的组成。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直尺、卡片。教学过程:一、数一数,猜一猜。1.在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游戏,同学们愿意吗?不过,老师要提要求:(1)、认真听老师提出的问题。(2)、知道答案后不能发出声音,要举手回答问题。能做到吗?现在,请两个同学来帮个忙。2、第一个同学拿出3支水彩笔,大家猜一猜?(3支)为什么你能猜得这么准呢?第二个同学拿出10支水彩笔,大家猜一猜?(8支)要想知道准确答案,要怎么做?(数一数)可以怎么数呢?(一根一根地数)还能呢?(2根2根地数)好,我们来数一数。3、老师抓一大把,(12)你们再猜一猜?(10)(17)17是我们没有学过的数,你为什么认为是17呢?我们来数一数。12把卡片贴在黑板上。终于数完了。4、老师有个数学法宝,可以让我们在数数时又快又对,想学吗?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1.数小棒,感知“十”。(1)、把你们文具盒里的小棒数出10根拿在手上。(2)、问:刚才我们数了多少根小棒,表示几个一?(10个一)板书。(3)、像老师一样把10根小棒捆一捆。举起来,让老师检查。(4)、一捆是几呢?表示几个十?(1个十)板书。(5)、明确10个一是1个十。12、摆一摆,说一说:我们用数一数的方法,知道老师有12枝笔,可每次都这样数一数多麻烦呀!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我有12枝笔?请你用12根小棒代替笔在桌子上摆一摆。3、学习12的组成。(1)操作反馈。把学生摆的情形展示出来,说说你觉得最好的是哪种摆法,为什么?这种方法是怎么摆的?(2)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3)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4)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2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根?板书: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还可以说)1个十和2个一组成12。4、学习十几的数的组成。(1)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他摆了多少根小棒吗?用卡片来表示。演示课件:依次出示13、11、16根小棒,说一说:()个十和()个一是()(2)我们也来很快摆出小棒,行吗?出示数字。(14、15、18、17、19)你是怎么摆小棒的。说一说:()里面()有个十和()个一。5、学习20的组成。(1)现在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19根小棒,再放1根是几根?该怎么放?为什么?(2)说一说:2个十就是20。(板书:2个十是20)还可以怎么说?(3)20的末尾为什么是0?6、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揭示并板书课题。三、生活中的数。1、小朋友在生活中这样的数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到图里面去找一找这样的数。2、生活中还有在哪里看到或用到11-20的数?四、11-20的数序、大小。1、出示10个数,小朋友你们会读这些数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提问:一共有几个数?从左到右数第4个是几?从右到左数第4个是几?中间有几个数?是几和几?2、这些数排成这样你喜欢吗?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