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的教学设计冉明兰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时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是一堂结合实验活动的教学课。主要是建立反射调节的概念,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通过测试反射时间的活动,理解反射调节的一般意义。从而明确并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一部分知识既是神经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学习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基础,因此本课时是这一节的一个核心内容。二、学生分析1.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已有了基本的了解,加上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探究,这都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2.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特别是反射弧的组成,以及不同反射的神经中枢范围是不同的,要求使用大量实例分析来增强学生理解度。加之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学习本节内容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反射的概念;(2)说出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3)说出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能力目标:(1)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归纳出反射弧的组成(2)通过实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3、情感目标:(1)从学生的具体生活体验出发,运用所学知识,交流生活中与神经调节有关的现象及其发生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2)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四、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缩手反射实验说明反射的概念。(2)说出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3)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2、教学难点:通过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说出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描述所经历的神经通路。五、教学策略与手段:1、师生互动共学;2、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3、实验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六、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准备“缩手反射”用的牙签,“膝跳反射”实验用的手锤。(2)测试反射时间的秒表。(3)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P72-74,进行“膝跳反射”和“测试‘握手---握手‘反应要多少时间”的实验准备。七、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以小实验活动进入新课。(3分钟)在讲解新课之前让学生配合教师完成一个小实验:一名学生被蒙住眼睛,教师用一根牙签刺其手指,其他学生观察该学生做出的反应。学生做完小活动之后,给学生设立一个问题:这个活动是在人体什么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又继续设疑:该系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调节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2、解读目标(1分钟)由于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所以我组织学生快速阅读学习目标,使其明确本节课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从而为本节课定位,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3、探究新知(20分钟)教师引导:刚才这个活动中同学们的反应----缩手反应,都是我们人体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刺)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使人避开了造成伤害性刺激的物体,是神经调节的具体表现。这种反应我们随时都可能产生,例如:4月20日早上8:05时,四川雅安芦山发生7级大地震,当时我们家中的东西晃动十分明显,震感强烈,让人立刻意识到发生了地震。我的反应是马上从沙发上跳起来,并告诉家人发生地震了。那么当时你和你的家人,以及邻居们都有怎样的反应呢?学生答:(惊叫、起身、冲出屋外、跑下楼去……)师:你还能举出哪些反应呢?学生举例:……师:这些反应都是受神经调节的。在生物学上,我们把这些受神经调节的反应称为反射。提出要求:请你根据刚才的亲身体验,分析总结出反射的概念。学生归纳:……师总结: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刚才的活动中的缩手反应就可叫做“缩手反射”。(板书:本课题目“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