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第六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总第课时主编人:李燕审核人:班级:组名:学生姓名:上课时间:6.《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教师寄语】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2.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学习课时】三课时【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2.《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在《莽原》上发表时题作《旧事重提》,编辑出版时改用现名。《朝花夕拾》各篇以记人为主有三,即《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记师恩,《范爱农》记友情,《阿长与〈山海经〉》则记儿时的保姆。3.相关资料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4.关于《山海经》《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导学过程】一、教师导引同学们,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美女蛇的故事给美丽的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故事的讲述者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几次都提起,可见她是一个对自己很有影响的人物.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走进鲁迅先生为她专门写的《阿长与<山海经>》。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填空。鲁迅:原名,字_____我国现代伟大的家、__家、________家作品:小说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杂文集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___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____________。2.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憎恶()惧惮()粗拙()掷()震悚()chuāng()疤孤shuāng()jié()问pī()雳3.明察秋毫(辨别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绰()灸()拙()帖()既()悼()炙()绌()贴()即()4.选词填空我想我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不放炮,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A.也更又B.又也更C.更也又5.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责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2)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张开、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摊成)一个“大”字,(挤、压)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烘、烤)得那么热。6.初读课文,全方位感知人物,用“阿长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说。(可以有如下一些说法: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但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但善良、朴实、热情为“我”着想的人.)7.再读课文,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明确:(写作手法)(二)合作探究:1.(1)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教师提示:我们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用简要的话概括出这些事情。1靖边县第六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总第课时主编人:李燕审核人:班级:组名:学生姓名:上课时间:①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