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全面从严治党发言稿机关干部全面从严治党发言稿篇120XX年10月27日,中外高度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全面从严治党,是这次全会的鲜明主题。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的整体设计,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进一步展开与推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担当,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决心。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有权力没责任是管党治党之大忌。党中央对管党治党规律的不断探寻和深刻把握,牵牢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是一个重要体现。党的后,中央把厘清责任列入纪检体制改革重要内容,明确党委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随着实践的发展,中央又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化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通过严肃明责、落责、问责等一系列举措,层层传导压力,敦促各级党组织切实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形成全党一起抓的良好局面;促使越来越多的党委书记敢抓敢管、敢于红脸出汗,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日常管理监督,推动管党治党由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是党中央探索得出的又一重要规律性认识。在坚决惩治腐败分子的过程中,对问题追根溯源,一个个案例深刻揭示:破法必先破纪,党员干部沦为腐败分子,往往是从违反纪律、破坏规矩开始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导致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对此,中央明确提出,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从源头上阻断不正之风和腐败滋生的通道;要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真正贯彻落实,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这是思想认识的飞跃,是管党治党的重大理念创新,为管党治党走向标本兼治提供了现实路径。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就控制不住、拥有一整套党内法规制度,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基于这些深刻认识,党中央加强修规立规工作,先后修订制定《中国共产党党第1页共7页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把党的建设中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党的以来管党治党的新实践转化为制度成果。据统计,三年多来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已有50多部,超过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三分之一,制度笼子越扎越紧,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不惟如此,正是因为有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只是lsquo;表rsquo;,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才是lsquo;里rsquo;,根子在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丧失、党的领导弱化的深刻体会,中央坚持将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坚持高标准在前,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引导党员干部向善向上,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正是因为有了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lsquo;关键少数rsquo;的重要论断,在思想教育上,中央强调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在惩治腐败方面,要求重点查处三类情况同时具备的领导干部;在党内监督方面,派驻和巡视和派驻均把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作为监督重点对象;在干部管理方面,完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规范领导干部亲属经商行为,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hellip;hellip;抓牢了关键少数,全面从严治党集中发力,以点带面,发挥头雁效应,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回首三年多的实践历程,全面从严治党在坚持和深化中一路走来,不断向纵深推进。成绩面前看问题,冷静清醒最难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国内外一片肯定、点赞声里,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关于形势的总体判断,清醒坚定、令人警醒。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没有变、旗帜立场不会变,我们的目标任务就不能变。从严峻复杂的形势走出来,就要保持坚强政治定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持有静气、不刮风、不搞运动,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踩着不变的步伐,第2页共7页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