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硫化氢中毒事故安全须知》心得体会一、典型硫化氢事故材料我们收集了1981年至2003年发生的各类硫化氢中毒事故16起,其中中石油12起,外部4起。这15起事故中,发生在装置正常生产阶段有6起,;发生在装置检维修施工阶段有4起,;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处理装置故障的有2起,;发生在装置停工阶段有2起,;发生在停用装置1起;其他类1起。一、装置正常生产阶段的6起事故1、单人脱水作业中毒窒息身亡事故经过1991年11月17日,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厂脱制硫车间气柜大班火炬岗位操作员,接班后独自去现场,并进行二催化至火炬气液分离罐容-4脱水检查。因未配戴防毒面具(岗位上备有mp4型防硫化氢的滤药罐的防毒面具),被硫化氢(脱水排出的瓦斯中含硫化氢浓度高达1400-2000mg/m3)薰倒在距脱水点1.5m处,前来寻找的另一名职工发现后,立即进行现场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抢救,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1)岗位操作员去火炬气液分高罐容-4脱水检查,知道是从事有毒物质作业,却不佩戴防毒面具,有章不循,违章作为。(2)容-4底脱水管线工艺设计不合理,排水阀后的1.5m管线上就有三个弯头,常因杂物堵塞,拆、装十分频繁,甚至拆开后未及时恢复,而长时间就地排放,留下事故隐患。2、液面计放空脱水硫化氢中毒死亡事故经过1992年6月27日,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炼油一厂二套催化裂化车间气体分馏装置丙烯岗位一名学岗操作员去巡回检查,17时55分,当班班长发现她未回操作室,立即出去寻找,当上到二层平台时,见她已倒在容-405丙烯罐旁边,容-405液面计放空阀仍在往外排液态烃,平台上全是烃气体,班长急忙去关液面计放空阀,阀未关好即昏迷倒下。其他人赶来关好放空阀门,并将2人抬下平台。学岗操作员经抢救无效死亡,班长脱险。第1页共17页事故原因学岗人员进厂时间短,单独去装置检查又违反操作规定从容-405液面计放空脱水,造成液态烃携带的硫化氢气体大量溢出,加上经验不足,处于下风向作业致使中毒。3、试油罐缺预见硫化氢危及十乡镇1993年9月28日15时,位于XX省XX市附近XX县区的华北油田一口预探井,在试油射孔作业中发生井喷,地层中大量硫化氢气体随着喷出井口,毒气扩散面积达10个乡镇80余个村庄。这起事故造成7人死亡,中等中毒24人,轻度中毒440余人,当地附近村民22.6万人被紧急疏散。事故经过这口井在XX县区各子乡宁城村北约700米处,编号为赵48井。该井在钻探中见到良好的含油显示,为搞清地下情况,决定对该井逐层进行试油。担负作业的是华北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试油3大队作业20队。是日下午,由华北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物理站射孔一队对该油井进行射孔,10分钟后引爆射孔弹。在开始上提电缆时,井口发生外溢,外溢量逐渐增大,溢出的水中有气泡。当电缆全部从井提出后,作业队副队长李某立即带领当班的5名工人抢装事先备好的总闸门,在准备关闭套管闸门时,因有硫化氢气体随同压井液、轻质油及天然气一同喷出,使现场一名工人中毒昏迷,其他人员迅速将这名工人抬离现场。当其他人再想返回时,终因喷出的硫化氢气体浓度加大,工人们不得不从井口撤离。撤出井场后,李某及时向上级汇报并通知村民转移。事故原因据有关方面组成的调查组初步调查,认定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试油作业中对该井含有硫化氢没有预见,作业队执行制度不严,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等。4、瓦斯罐脱水离人硫化氢串出伤人事故经过1994年12月7日19时30分左右,锦西炼油化工总厂管网车间瓦斯罐岗位的一名副班长兼瓦斯罐岗位操作员、一名管路岗位操作员(兼协助瓦斯罐操作员工作)和一名实习工人到瓦斯脱水罐容-1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玻璃板液面计有液面,副第2页共17页班长认为是从容-5带过来的,又到容-5去检查,打开液面计底排液阀,排出的是气体,而后又到容-1脱水阀处打开检查管阀,排出的是水,于是副班长就让另2人打开容-1脱水阀向马葫芦脱水。脱水阀打开后,他们没有站在阀跟前监视液面,而是去操作室做交接班准备工作。19时35分,酸性气体沿马葫芦和泵房地漏大量溢出,他们3人在关阀时,引起硫化氢中毒,一名女实习员在操作室内也造成中毒。随后赶来的同志将4人救出现场并送往医院。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