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学习体会一、依法治国的内涵依法治国理念基本含义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其核心是确立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准确把握以下的基本内涵。(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其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和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体现,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将自己凌驾于党、国家和人民之上。第三,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我国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违法者必须受到追究是法律尊严的重要体现,也是法律权威的重要保障。(二)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当前,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维护法律权威,必须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在一个实行法治的社会中,法律是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着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有力的规范作用和约束作用的准则。整个社会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将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维护法律权威,必须首先维护宪法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根本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第1页共4页特色社1/3会主义的保证,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也是一切其他法律权威的渊源和保障。因此,维护法律权威首先要维护宪法权威。二、律师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律师制度开始了法制化的进程。律师职业在现代法治国家的政治、法律、社会生活中,特别在私权利与国家各公权力的相互制衡中,是私权利一方不可缺少的民间代表,没有律师的参与,私权利一方将更弱小,更难以制衡强大的国家公权力,这正表明律师在法治国家享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民主的法治社会里,法律是人民的公意,是公民“自由、权利、权力”的三维一体,公民既要行使权力又要限制权力异化,在他们参与政治不懂的时候就需要委托自己喜欢或信任的代理律师,并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去参与政治。(一)律师的法律地位。第八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规定:“鉴于充分保护人人都享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无论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或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要求所有人都能有效地得到独立的法律专业人员所提供的法律服务”,由此可见,律师是独立的法律专业人员。我国《律师法》第二条也规定,律师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为使命,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二)律师的经济地位。律师的经济地位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分不开,与法治环境分不开,与律师的法律地位分不开。二十多年来我国推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律师职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律师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群体、一个阶层。从总体上讲,律师的经济地位与法律地位相适应,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但必须承认在律师个体之间、单位之间、地区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客观事实,但不影响律师的整体经济地位。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第2页共4页民主法治的进步、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律师的经济地位将会不断提高。2/3(三)律师的社会地位。律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