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兰亭集序说课稿兰亭集序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可能须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写说课稿须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兰亭集序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兰亭集序说课稿1一、说教材第1页共216页《兰亭集序》是一般中学必修五第四专题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阅读这一类的文章,一要观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二要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品尝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兰亭集序》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一般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二、说目标第2页共216页《兰亭集序》体现了魏晋时期散文抒情色调浓郁的特点,文章文风清淡,语言静雅,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依据课文的文言文的特点和艺术特色,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驾驭实词“修、期、致、临、次、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2)实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美丽、自然清爽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实力;(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感情改变,相识作者深厚感叹中所蕴含的主动心情。第3页共216页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实力,依据学生学习的要求,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信”等词的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争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验浅,多数未经验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乐到悲的感情改变第4页共216页和相识作者深厚感叹中蕴含的主动心情定为教学难点。四、说教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状况,我打算用两课时,采纳诵读法、点拨法与讲授法进行教学。五、说学法为了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探究,培育学生研读文言文的思维方法。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实力培育: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精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育学生自主获得学问第5页共216页的实力;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可采纳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六、说教学过程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老师巡察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驾驭以下实词:修:做。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第6页共216页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毕:都。咸:都。修:长、高。映带:衬托,围绕。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第7页共216页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盛,盛大。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说明为饮酒。(名词作动词)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以,来。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指示代词,这。惠风,和风。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极,穷尽。娱,乐趣。信第8页共216页实在。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探讨,探讨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老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老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主动参加,手脑并用。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打算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