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孔子拜师》读后感《孔子拜师》读后感细细品尝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肯定有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孔子拜师》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孔子拜师》读后感1孔子拜师讲的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一起去郊游,在路上被一座"城墙"拦住了去路。第1页共23页孔子说:"小孩,请把这堆石头搬走,让我们的车过去。"小孩说:"这不是一堆石头,这是我造的城墙。从来只有马车绕城而过,没有拆掉城墙给车让路的道理。"孔子听项橐的话,觉得很惊异,确定再考考他,就问:"小挚友,什么火不生烟?什么水里没有鱼?……"顸橐回答道:"萤火虫的火不生烟,井水里面没有鱼……"孔子听了,感叹道:"我愿拜你为师。"孔子拜师资料书目圣人孔子拜七岁的项橐为师。古代的圣人还如此好学,我们更要加倍努力才行!第2页共23页《孔子拜师》读后感2我读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觉得孔子和老子特别虚心。孔子觉得自己学问不够渊博,就去拜洛阳的大思想家老子为师。但路途遥远,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他最终到了洛阳在城外,他望见了老子,并虚心的拜他为师。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学习学问。最终,他成为了一位特别出名的老师。人们特别佩服老子和孔子的学问,更敬重他们的品德。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人要虚心,不能傲慢,更不能目中无人。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学问。我还明白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应第3页共23页当活到老,学到老。最终,我送大家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拜师》读后感3今日,老师给我们讲了《孔子拜师》这一课,让我从中很受启发。内容讲解并描述了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很出名气的老师了,但他还是觉得自己的学问不够渊博,就确定拜洛阳城的老子为师,一路上走得特别艰难,到了洛阳,他见老子在恭候他,孔子谢过老子,老子问孔子:“你的学问渊博,为何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说:“学无止境!”第4页共23页这让我明白了,老子和孔子都特别虚心,而且还表明学习是没有终点的。所以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孔子拜师》读后感4上月我们学习了《孔子拜师》这篇文章,从文章里我读到了:孔子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很爱读书,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远近著名的老师,有三千弟子在接受他的教化。可是孔子还很虚心,他还想更上一层楼。他听说比他大三十岁左右的老子是一个德高望众的老人,于是他离开曲阜去求学。在老子那里他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把全部的学问都毫无保留的第5页共23页教给了他。他们都是学问很高的圣人!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都是流传至今的学习名言。孔子那么高的学问了,还仍旧很虚心,我的成果还不是太好,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每天向上呢。孔子读书的时候环境很差,还要刻苦读书,三十岁了还接着学习,始终不放弃学习好的品德,每天要求自己进步一些,我要向孔子学习,考上中国最高学府北大,做一个对作为的人!第6页共23页《孔子拜师》读后感5我心中的孔子——《孔子拜师》读后感孔子,相比大家肯定非常钦佩他,我也一样,读了《孔子拜师》后深受启发。孔子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是著名中外的教化家。可他不傲慢,风尘仆仆地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毫无保留弟把学问传授给他。孔子的学习看法让我深深地懂得了,要想学有所成,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不能满意现状。第7页共23页可是在以往的学习中,我吃不得苦,想学好功课,却又改不了贪玩贪睡的毛病,脑子里总有懒散的思想,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惭愧呀!通过学习这一课,我必需从中接受教化。“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两句话说得多好呀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为将来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打好坚实的基础。有效老师读后感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塑造老师读后感《孔子拜师》读后感6孔子拜师讲了: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著名的老师了。第8页共23页然而孔子觉得自己的学问还不够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