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8页内容摘要: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能源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一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上海市为例,总结了近年来上海能源消费的演变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内和国际比较的视角对能源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因素,对未来能源需求规划,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关键词:能源消耗经济结构能源安全能源作为城市经济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驱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也是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正常运转的“血液”,能源问题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能源供不应求的局面日渐突出。上海作为一个高耗能城市,其能源消费总量在国内各大城市居于首位,同时,由于本地能源匮乏,上海又是典型的能源依赖型城市,一次能源几乎100%依靠区外调入,二次能源基本自给自足,但在能源需求高峰时期供需缺口较大。因此,适时调整能源规划、正确协调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利用的节约化、生态化,是关系到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课题。上海能源消费的演变特点(一)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第2页共48页第1页共4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8页1990~2005年15年间,上海经济以年均11.95%的高速度增长,同时,伴随着人口增长、经济高速发展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全市能源消费量呈明显增长趋势,能耗总量从1990年的3191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5年的80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6.38%。对比GDP与能源消耗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1990~200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有所波动,1990年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06(说明能源消费增长快于经济增长),之后均低于1,1997年、1998年最低为0.24,2005年为0.81。总体来看,之所以能够以能源消耗的低增长速度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归功于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所带来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无关系。剔除价格因素影响,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万元GDP综合能耗不断降低,且能源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第二产业用能比例最高而能源利用效率最低在能源终端消费量中,生活消费部分总量有所增长,但所占比重基本稳定在7%-8%的水平上;生产消费中,第一产业用能比例基本稳定在2%左右,第二产业用能比例最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用能比例逐年上升。从三次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及其变动情况来看,第三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第一产业,虽然第二产业的能耗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第二产业仍属于低效产业。如果按终端消费量测算,2004年,第二产业万元GDP能耗水平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的3倍,产业能耗水平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产业结构调整所蕴涵第3页共48页第2页共4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8页的节能潜力。(三)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上海消费的一次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外来电力。长期以来,受国家能源状况和能源政策影响,上海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0年,煤炭消费量占65%,石油占34%,外来电力和天然气占1%;2003年,煤炭消费占59.2%,石油占37%,天然气占1%,外来电力占2%-3%。近年来鉴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压力,煤炭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煤炭直接燃烧数量的减少。发达国家从环境保护要求出发,经过长期调整,能源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发展趋势是石油超过煤炭居于主导地位,天然气、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占了很高比例。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基本完成了以煤为主向以油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目前世界上以煤为主的国家为数不多。表1数据显示,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结构正好呈反向变化,上海也不例外。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均以清洁能源为主,而中国的能源结构恰好相反,煤炭消费远远高于其他一次性能源消费量,居于绝对优先的地位,清洁能源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以煤为主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