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厅长推荐四篇文章心得体会读《曾国藩》心得体会曾国藩生逢封建石灰末世,在他少年时代经历了一个寒窗苦读,闭门不问世事人情的阶段。当时的他对于读书的志趣并不高,完全是为了科举考试。到了后来,他才苦志学业,勤奋读书,并激发自己努力读书。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煊赫而又颇具争论的人物。不过,凡是读过他的诗文,研究过他资料的人,都会知道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曾国藩一生都能坚持读书治学,并乐此不倦。曾国藩成就人生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品格自励、誓做完人的雄心壮志。他青年时便给自己定下一条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他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锐意进取自己终有一天,会像云中展翅翱翔的凤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引起九州的震动;如深山中的巨木一样,有朝一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立志是一个人成事之根本。任何欲成就大事业的人,就必须要先立志。从某种角度是说立志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刻刻按照自己的志向去踏实苦干,勤恳地践履自己的志向。而只有自己树立了远大志向并为之笃行践履,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出类拔萃、不流于俗的人,或成为一个有所成就的人。曾国藩做到了,因而他获得了成功。不仅如此,他奉行一生、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立言、立功、立德”,三者他都做到了。立言,他的著述、家书、日记,广为流传,至今仍被四处传阅着;立功,他挽救了清王朝;立德,他事事以身作则。正因为如此,他的头上除了“一品侯”的头衔外,还有“湘军创始人和领袖”、“太平天国的克星”、“洋务运动的领袖”、“近代史之父”等各种称谓。读完了《曾国藩》以后,我主要有以下四点体会:一是他的读书方法比较科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先速读,再细读,正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的一种读书方法之一。但他早在清朝时期就运用了。二是他的读书理念讲究“三有(有志、有识、有恒)”,这是读书做学问之人应该坚持的。如果没有志向,则读书必定第1页共2页没有选择,没有目标,乱读一气,定无收获可言。如果不能认识到学问没有止境的道理,就容易形成止步不前、自得自满的境地。如果没有恒心,则不能长期坚持,不能把学习作为事业来做。三是他注重德育。有“六则”、“八德”、“四课”之说。这其实与我们现在一直提倡的“德育为首”的教育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四是他注重全面发展,应时择业。注重在德、智、体等方面共同发展,先要具备“做土民之想”。选择的职业要以与时代相适应为标准。同时,他在教育子女方面,强调扶植子女的特长,顺其自然发展,不可拔苗助长。读完《曾国藩》后我深刻体会到了“我不可以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我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有生之年好好和人相处,做到宽容忍让。有生之年好好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有生之年好好珍惜得到的机会,不至于抱憾终身。有生之年好好工作,充实的生活最快乐。书籍是良师益友,是精神食粮。今后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XX县区第三小学2015年8月10日许传通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