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处理工程Q=50m3/d中水回用处理系统设计方案50m3/d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工程设计方案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项目概况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用量逐渐出现短缺,不少地区水资源日趋紧张。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用水已成为当今许多大城市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开展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解决水资源的不足必须使排出的污水,经处理后再循环回用,即排水资源化。充分利用水资源,已列入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战略方针。开发中水回用技术,使城市(或企业)用水做到按需论质分质供水,使水质的标准与水的用途相适应,充分利用城市(或企业)中水资源,经济合理地缓解供水的紧张,是人们多年来追求的目标。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国家颁布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30:91。我公司为配合规范的执行,与国内有关设计单位相互协作,共同研究开发成功了中水处理设备,该设备集节水、节能、治污为一体的综合处理成套设备。我公司生产的中水处理回用设备,不需外加营养物;污泥产生量少;运行稳定;操作简便;能耗低、处理效果好。特别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率,能达到60%以上。这是一般物化法或生物转盘法所不能相比的。也是自然培菌法所不能达到的。在经济上它与建设项目交纳资源费相当。经全国各地用户使用后,均已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属国家重点推广技术。第二节设计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区有关环保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以保护城市水源,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开发共同发展为目的,对该矿区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充分发挥建设该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选择稳妥可靠、技术先进、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维修量少、运行灵活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确保污水处理站长期稳定的运行。4、通过设计中的总体优化,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节约能源,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费用。5、妥善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和污泥,选用噪声小的设备,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250m3/d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工程设计方案6、结合该居民小区污水处理站的实际情况,在方便施工安装的前提下,力求各构筑物尽量集中,布置紧凑,节省占地。第三节设计及施工范围1、从污水处理调节池开始到处理设备的回用水出口为止。2、污水工程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造型,工艺设备的结构布置,电器控制等设计工作。3、污水回用处理工程的钢砼结构由业主方负责施工,污水处理设备将由我公司负责全面施工。4、污水工程的动力配线,由业主将主电引至污水工程的配电控制箱,配电分配箱至各电器使用点将由我公司负责。第二章污水处理站总体设计第一节主要设计依据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业主提供相关资料三、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4、《给水排放制图标准》(GBJ106-87)5、《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125-89)6、《防洪标准》(GB50201-94)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9、《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10、《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12、《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350m3/d中水回用处理系统工程设计方案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书)》(GBJ16-87)17、《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50191-92)18、《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91)19、《污水泵站设计规程》(GBJ08-23-91)20、《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J50037-96)21、《汽车库防火设计规范》(GBJ.67-84)22、《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23、《地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