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零缺陷工作》读后感《零缺陷工作》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信任大家的收获确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整理的《零缺陷工作》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零缺陷工作》读后感1近期我阅读了汪中求、朱新月两位老师联合着作的《零缺陷工作》一书,受益匪浅。通过仔细阅读体会,可以说,思想上得到了升第1页共17页华,对工作理念也有了一个全新的相识。现结合自身的工作,和大家共享一下我的相识和收获:书中的第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看法恒久是第一位的”。在当今社会,“看法”可能早已经被人熟视无睹,甚至已经变的麻木。但细致品尝之下,对我们,尤其是对我这样的年轻人是多么的重要!设想一下,假如在工作中没有一个好的看法,人就不行能有进取心,更不会有突破,更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甚至连最基本的工作都未必能做好。最终只会自怨自艾,固步自封,恒久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第2页共17页可见,看法是一个人做好工作最基本的前提。在工作中,我会努力端正一个良好的工作看法,首先要定好位,即“我是谁”“我为谁工作”“我的服务对象是谁”。其次,要培育工作热忱,把大家的事当自己的事,把学校的事当自家的事。书中的阿基勃特“每桶4美元标准石油”的敬业精神就特别。《零缺陷工作》读后感2最近读了一本《零缺陷工作》的书,其中提到的许多观念深受启发。其实“零缺陷”这个概念最早是1961年一个叫菲力普。克劳斯第3页共17页的质量管理专家提出来的,他指出“零缺陷是质量绩效的唯一工作标准,改善质量的基础,使每一个人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但在传统的观念里,“零缺陷”被认为是不行能实现的任务,始终以来,人们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句话便否定全部的“零缺陷”,于是人们常会找出各种理由,来宽恕我们在工作中所犯的错误。的确,人的一生谁也不行能无过,但是因此而否定了“零缺陷”的目标和观念,不能不说是一个群体的可悲之处。就像书中所说的,“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与在其次次、第10次把工作做对是一样的,错误只是一个机率问题,并不因为是在第几次就会有不同”。是啊,第4页共17页凭什么就认为这是不行能的呢?没有人能做到一生无过,但问题是:假如不以无过来要求自己,那么这个过的最低要求又是多少,1%,2%还是10%?事实上,不管是百分之几,实践阅历告知我们,最终大家的出错率肯定在最低要求前后出现。那么,为什么不能把目标定在“零”呢?其实许多的过错,就是由于我们日常工作相识中的一些误区或忽视造成的,只是忽视得多了,就成了一种常态或相识中的一种真理——不出点错怎么能叫真理?我不是管理者,但作为医院办公室工作的一员,不由得联想到当前我们的医疗卫生工作和医患关系的现状,或许医疗卫生工作更应当第5页共17页推行“零缺陷”的管理模式和工作目标!因为作为医务工作者,你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或相识上过错,就可能导致生命无法承受之轻的损失,这样的过错或失误是我们无法承受的。近些年来,医疗纠纷呈快速增长趋势,医患关系惊慌,其主要缘由之一就是在医疗服务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医疗缺陷和服务缺陷。假如每个医院都能实行“零缺陷”管理,毎个医务工作者都被灌输着“零缺陷”的工作目标,在医疗服务各环节(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及各层面(医疗层、护理层、技术服务层、后勤保障层)实行“零缺陷”管理,加强培训、教化,不断增加医务人员的管理意识、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真正第6页共17页做到医疗护理零缺陷,医患沟通零距离、质量管理零投诉,才能避开缺陷的发生,才能真正让老百姓满足。《零缺陷工作》读后感3近来,在工作之余,阅读了有中国精细化管理第一人之称的汪中求老师所著述的《零缺陷工作》,书中通俗的文字和详实的案例,让我在接受零缺陷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对领缺陷工作的管理理念有所感悟。阅读全书我们不难发觉零缺陷管理理念有一个核心,那就是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零缺陷管理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每个人都第7页共17页坚持第一次做对,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那么工作中就可以削减许多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