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与低血糖的处理连云港市中医院陆玉婷主要内容血糖监测操作技术低血糖的处理血糖监测的概念及重要性概念: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方案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重要性:1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2评估治疗有效性3指导饮食运动和药物方案的调整二血糖自我监测频率与时间监测频率适用人群监测时间1~4次/天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胰岛素分泌剂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夜间注:具体时间根据医嘱和个体差异而定至少3~4次/天1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监测频率基础上增加次数生病或剧烈运动前1~2天/周血糖控制良好、病情稳定监测频率至血糖得到控制血糖控制差、不稳定或急性病者各时间点监测值的临床意义空腹餐前餐后2h睡前夜间反映前一天晚间用药的效果。当血糖水平很高时,应首先关注空腹血糖水平指导患者调整进食量和餐前胰岛素注射剂量。若有低血糖风险时(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应测定餐前血糖反映药物与饮食治疗情况,指导餐后高血糖的治疗。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HbA1c仍不能达标者及需要了解饮食对血糖影响者指导夜间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剂量,防止出现夜间低血糖或空腹高血糖。适用于注射胰岛素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患者用于了解有无夜间低血糖,区分黎明现象或苏木杰反应。特别在出现了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时,应监测夜间血糖三影响血糖监测结果的因素•血糖仪代码与试纸代码是否一致•试纸过期•操作方法不当•血糖仪不清洁•长时间不进行血糖仪校正•电池电力不足•药物、如水杨酸类制剂、VitC•其他影响因素:血液中红细胞压积、低血压、缺氧状态等准备:血糖仪、试纸、采血针头、75%酒精、棉签、弯盘消毒手指(皮肤完整)待消毒液干透打开血糖仪调试号码扎针,采血(血量充足)记录血糖值、检测时间,整理用物。自我监测的注意事项•测试血糖时应轮采血部位•为减轻疼痛程度,应在手指侧面采血,将采血针紧靠在手指侧面•血糖仪应定期使用校正液校正•试纸保存在干燥原装容器中,必须遵守生产商的使用说明书•采血针丢弃在指定的专用容器中,防止扎伤•采血过程中勿挤压采血部位,建议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样五血糖值的正确记录监测后患者不仅要记录血糖值,同时要记录影响血糖值的相关内容,包括:1测血糖的日期、时间2与进餐的关系,即是餐前或餐后3血糖测定的结果4血糖值与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时间、类型、剂量的关系5影响血糖的因素,如进食的食物种类、数量、运动量、生病情况等6低血糖症状出现的时间、与药物、进食或运动的关系、症状的体验等血糖监测结果分析•如发现患者血糖低于或高于正常参考范围,可采取以下措施:重复测定血糖一次,并告知医生观察患者情况“报警”措施••先重复测定血糖一次,并告知医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干预”措施症状:口干、多尿、感觉不适、易疲劳、恶心,严重者可出现嗜睡或昏迷,但也可无上述症状采取措施应视血糖升高的程度而定。此外还应考虑有无症状、进餐时间和患者的基础血糖浓度若餐后血糖达14.4mmol/L,或餐后数小时血糖达12.2mmol/L,且患者无自觉症状,此时只需采取“报警”措施若患者出现高血糖症状或血糖浓度超出“报警”范围,可采取“干预”措施高血糖症低血糖症症状:烦躁、焦虑、出汗、颤抖、心率增加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肌肉共济失调、深度嗜睡,甚至昏迷等血糖浓度低于参考范围(即<3.9mmol/L),无论其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均应采取“干预”措施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若其血糖浓度达3.9~5.0mmol/L,虽属正常范围,但仍需采取“报警”措施,因其血糖浓度有可能会继续下降主要通过补充葡萄糖进行治疗高血糖症低血糖症低血糖常见原因:与药物无关:•过量运动(时间过长、突然)•情绪不稳或骤变•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饮食过少(碳水化合物)与药物相关:•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过量•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食物摄入不足,但没有及时减少降糖药量•合用与降糖药物有协同作用的药物低血糖的症状—交感神经症状TextinhereTextinhereTexti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