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鄂教版第七册《语文乐园(七)》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学会区别近义词,让学生在练习中了解它们的差异。2、通过边读边体会,让学生在趣味中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3、读名言,激发学生积累格言的兴趣。4、通过读短文,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大自然之美,并能尝试着描写自己见到的景色。5、引导学生通过读、比、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6、通过口语交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口语交际,了解怎样观察身边的事物,如何组织语言,将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和自身的感受表达出来。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近义词之间的差异。2、引导学生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学会如何把习作写具体、写美。教学手段: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读一读,想一想1、指名读词语。2、想一想,每组词语之间有什么关系?3、小组交流后全班集体交流。4、教师小结:每组词中都有一对近义词,他们意思相近,但还是有差别的,因此不能互换。请你们记住他们的好朋友,千万别弄错了。5、出示近义词,让学生找出与之正确搭配的词语粘贴在黑板上。6、想一想:你能照样子说一组这种关系的词语吗?二、读一读。1、出示“山水、天地、思想、谈论”4个词语,让学生读一读。2、变魔术,在这4个词语的两个字前后,插入另外两个字,组成成语。3、指名读成语,要求读出成语包含的感情,也可以让学生简单地说说成语的意思。4、让学生只看前两个字,说出含有这两个字的成语。三、写一写,背一背1、读古代格言。2、大概的说说读后的感受。(通过读这些古代的格言,你明白了什么?)443、背诵并积累:这些简短的格言往往给人以深刻的警示,让我们牢牢的记住他们。第二课时一、读一读1、自由朗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每句话。2、这段文字描写了什么?你觉得火烧云美吗?3、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让大家评一评。4、课件展示火烧云的图片,在音乐背景下朗读短文。二、探究与发现读一读,想一想。1、读句子。说说你的感受?2、自由讨论后全班交流。3、出示例句:比一比哪一句好,好在哪里?4、第2句用了排比句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且具有节奏感。5、小结:要把习作写具体、写美,可以用以上几种表达方法,那样效果会好一些。三、口语交际1、创设情景:同学们,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许多美丽的景物和闻名世界的建筑、文化遗产,它们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2、出示图片。谈谈你的感受。3、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用最美的语言来赞美它们。4、小组讨论。5、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点评。6、角色扮演,互动交流。第三课时习作内容:根据自己搜集、采访的资料,写写自己的家乡。设计目的:1通过搜集和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和家乡有代表性的景物。2写一写自己的家乡,尝试学习运用本单元学过的好词好句进行描写。3要求语句完整,有内容。教学准备:整理自己搜集到的、采访来的资料。44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人口约970万人,是华中地区的最大城市,中国大陆七大中心城市之一。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在清代末期、国民政府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一度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城市,位居亚洲前列,故武汉曾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就来从自己对武汉的了解出发,来写写这座城市。二、拓展话题内容。1、说说你想向大家介绍武汉的什么?(可以是景、可以是人、可以是特产、可以是历史文化、可以是大街小巷,)2、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注意,重点说说家乡的某一方面的特点,同学之间相互补充。3、注意说清楚一个特点,再说另一个特点,段与段之间的过度要自然。三、指名说说,师生共同评议,明确习作要求。(1)每个小组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可以带着资料到台前介绍。(2)大家共同评议。(3)在评议过程中,穿插好词好句,引导学生习作。四、学生习作。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运用自己学过的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