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期党校学习心得体会第36期网上党校结业考试复习提纲一、考试的学科范围考试范围包括。党的基本理论知识部分,党的经典理论知识部分以及时事政治。二、评价目标网上党校结业考试在考查关于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党的理论知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考察考生对于我们党的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考生应能:(1)准确地认识或了解有关的党的历史、变革、发展和政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中的基本内容。运用所掌握的党的知识,分析当前的时事政治,提出自己的独到观点,辨明理论是非。(3)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4)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5)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所有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论文在开考前由监考人员统一收取。考试结束后,试卷答题纸由监考人员收回。2、答题时间。试卷答题时间120分钟。论文需要在考试之前完成。3、试卷结构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试卷满分为100分):(1)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为30题,每题1分。不定项选择题为5题,每题2分。(2)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3)简答题第1页共4页为4题,每题4-6分,共20分;(4)材料分析题10分;(5)论述题10分;(6)附加题:填空题2题,答对一题加2分,每答错一题扣1分,不作答不加分也不扣分。四、考查范围和要点(一)党的基础理论知识,(约30分)包括:1、党的基本历史,如:(1)重大历史事件,例如: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时间、历史功绩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提出的革命口号;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意义、提出的革命口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罢工高潮;一大、二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三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反运动”;整风运动、反右斗争及大跃进的相关历史背景;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提出;邓小平首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时间及会议等。(2)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重要著作和理论,例如: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胡锦涛、习近平等。(3)重要历史决策,例如:“三大改造”与“过渡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思想改变;改革开放及改革开放相关方针政策;“一国两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发展观等。2、中国共产党章程,如: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党的组织体系、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指导思想、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本质、党员义务、党的纪律等;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解;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入党誓词、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权利的区别;党龄的计算、党员党内违纪处理方式;群众路线、思想路线的内容及理解等。3、天津大学党员发展流程。第2页共4页(二)党的经典理论知识部分,(约30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八荣八耻”的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等。(三)时事政治(约10分)中共十七大、十二五规划、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等。(四)综合能力考查(约30分)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情况以及党员自身发展,分析我国革命和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例如:党在不同时期的革命及政治路线,重大历史转折,党的建设,房价、物价等热点民生问题等。备注。本次考试以考试要点为主,但考试内容不拘泥于考试要点。望广大考生参照大纲全面复习。1)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十八大选举出了新一届的党中央领导人,将带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巨轮再次起航,驶向着“全面小康”的社会,驶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彼岸。十八大总结了我国十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提出了要全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