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学习体会职业病防治法资料一、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二、什么是《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是调整规范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并以第52号主席令颁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单行法律。三、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防治有哪些职责。1、健康保障义务。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2、职业卫生管理义务;3、保险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4、报告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结果;5、卫生防护义务。用人单位必须设置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6、职业病危害检测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7、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用人单位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得隐瞒其危害;及时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义务;8、培训教育义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当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9、健康监护义务,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第1页共4页10、落实职业病患者待遇义务;11、特殊劳动者保护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得安排孕妇、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或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四、《职业病防治法》赋予劳动者哪些权利。《职业病防治法》第36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一)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五、预防职业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技术革新、改革生产工艺如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的物质,以低噪声设备代替高噪声设备等。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减少工人与有害因素接触的机会。2、采取通风法、排毒、降噪、隔离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生产性有害因素。3、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第2页共4页环境;4、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三同时”审查,确保这些项目完成后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可以达到国家标准;5、制订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6、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有害物质进人体内;7、合理安排休息制度,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8、对接触生产性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就业前体格检查和定期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禁忌症及职业病患者,及早进行处理;9、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卫生标准,定期作业环境中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六、劳动者如怀疑自己得了职业病该怎么办。1、劳动者应去哪进行职业病的诊断。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向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2、申请职业病诊断,需具备那些资料。病人的职业史:现在和过去从事何种工作、接触何种职业有害因素,从事有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