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学习体会关于我县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调研报告XX县区建设局唐向前为抢抓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契机,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城市化建设进程,XX县区建设局从4月15日至4月22日就我县城市化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为什么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富民强县的重大举措,也是县委、政府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推进新型城市化重大决策的具体体现。1、目前我县与全省其他县(市、区)一起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湖南自本世纪初城市化率超过30%,近几年来以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2008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0.45%。目前,我县的城市化率也达到了27%,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1个百分点。同时,我县工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工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1亿元,增长34.4%。全县规模企业达到200家,规模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79%。随着全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县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已经到来。2、我县优越的区位优势为新型城市化提供了条件。发-15、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国家明确要求“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处于试验区的XX县区必须跟上这一步伐。另外,在我们的城镇建设与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既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又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新型城市化,一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二、我县城镇建设与管理工作成效县城搬迁以来,我县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通过近几年城市化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推进第1页共4页新型城市化奠定了较好基础。主要体现在:1、城镇规划体系全面建立。依照《城市规划法》进一步完善了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制度与机制,严格执行规划例会审批制度和批前公示制度,规划体系全面建立。1990年编制了县城总体规划(1990-2010年),根据县城建设发展需要,1999年组织了对县城总体规划的第一次修编。2003年和2005年先后编制了海棠路以东地区的《天易生态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和《XX县区城金霞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域结合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规划强化县域两轴(107国道和320国道沿线)、四区(易俗河经济开发区、九华经济开发区、城市西二环经济区、隆平论坛经济区)的发展。2、城镇建设事业快速发展。首先是县城建设提速。工业XX县区以路网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为主,着力拓展了路网框架;-3和三轮“跑跑车”的管理。小城镇管理进一步加强。各乡镇建立健全城镇管理制度,强化城镇管理队伍建设,加大镇区整治力度,在城镇规划建设、市场管理、环境卫生和镇容镇貌整治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各相关单位协调配合,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乡镇垃圾场建设、马路市场管理、石潭商居楼建设、彭总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的环境整治等重要工作。三、推进新型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县城市建设与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仍然不大。我县工业已具一定规模。但比较而言,工业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地区生产总值不高。2008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占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的份额仅为2.8%。工业总产值不高。2008年我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只占湘潭地区的11.6%。企业盈利能力有限。2008年,全县工业税收2.5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1%,比全省平均水平226.48%低个百分点。2008年我县的城镇化率为27%,低于全省城镇化率的平均水平42.15%,近15个百分点。二是城乡二元机构矛盾仍然突出。农业依然以粗放型发展为主要模式,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还比较落后,农村的经济体制仍然不完善,虽然生产经营上出现了合作化模式,第2页共4页培养了一些农村经济人,但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支持保护体系还很不健全,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561、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着眼于当前又好又快的发展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长远竞争力;着眼于全面实施,全县共同推进新型城市化来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将新型城市化成果惠及全县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