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纽扣”的房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和故事情节。【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通过通读课文领悟课文的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见困助人的爱心。学习重难点通过读课文,能够大致阐述故事的情节并概括课文中心句子,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见困助人的爱心。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准备1、认读本课生字词语:欢天喜地接二连三来者不拒纽扣租房子搁下膝盖仆人长袍娶妻挪开2、词语理解:接二连三来者不拒嘟囔震动吩咐3、读通课文二、阅读探究1、学生看图,能有书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座房子的样子。三颗纽扣的房子是这样的………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围绕房子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试着给课文分段。3、小组讨论各自分段的依据。4、交流汇报。5、分段学习。(1)学习第一段:通过自读我知道了三颗纽扣________________,知道他______________。用文中句子概括段意,这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习第二段:我知道这个夜晚发生___________,但是,三颗纽扣却____________,同桌讨论,这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提示,快速读第三段,思考:国王来了看到的是什么?他会怎么想,后来又做了什么?(4)有感情地读最后一段,找出能概括段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指名回答。6、回归全文,想为什么仅能容纳一人的小房子却容纳了那么多的人?勾画出表达课文中心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齐读中心句,说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了课文,你有何感受?(3)发散思维:在你身边有过内似的人或事吗,说一说。7、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提示:用段意合并发或找出能够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指名说,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桌互相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已经初步地接触过了意大利的罗大里给我们带来的“三颗纽扣”的房子,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三颗纽扣”的房子二、检查复习,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生字新词都会认读了吗?谁想大声读一读?(指名读,评价,纠正)2、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童话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颗纽扣”的房子有什么特点?3、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答案。4、指名回答,评价。三、以读感悟,理解寓意。1、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个童话的?它有哪些故事情节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2、全班交流这篇童话的发展顺序和故事情节。教师应知道学生学会正确地表达,语言通顺,连贯。3、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一句话最发人深省,给人启迪?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4、体会童话的真正寓意:课件出示: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读了这句话,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吗?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些什么?请你在小组内交流交流,指名全班交流。小结:这篇童话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的爱心虽然很小,却能温暖众生。四、以演内化,扩展升华。1、指名上台板演填空:穷木匠被人们叫做“___________”。他拉着自己做的小房子到()过夜,整晚不断有人求助到小房子避雨,有()()()()()()()……(复述故事梗概为表演课本剧打好基础。)2、小组合作将这个童话故事改变成课本剧,体会人物的性格,演绎剧情。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表演课本剧。4、评议。看到同学们的表演,你有什么启发?(一个人的爱心虽然很小,却能温暖众生;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做一个好人,爱这个世界……)五、总结课文,启发想象。1、这节课,我们从“三颗纽扣”的房子感受到“三颗纽扣”那颗善良美丽的心灵,也知道了一个人的爱心虽然很小,却能温暖众生。故事的结尾是国王坐在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