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拙见孙德鹏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学校(邮编:734028)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师理应在教学中追求和探寻这样一种境界:让学生喜欢英语,交际是人间真情与理想,英语学习成为学生一种自觉行为和生活必要,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充满英语带来的乐趣,学生学得有希望,教师教得有兴趣。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和活力,自己首先要不断学习,并且要学会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师的学习应当是广涉博览,是一个“杂家”,人文、自然无所不及,而在英语知识、教材分析,写作指导等方面则必须是一个“专家”,要做到这两点,唯有不断地坚持学习。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的语言技能修养,学习素养,文化修养,师德修养,才能更大的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水平。关键词:民族地区英语教师基本素养拙见常言道“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纵观先前长期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学,不免产生这样的现象: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不喜欢英语老师,阅读的视野不够宽阔,能阅读读物的品味不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极差,英文写作庸俗而又空虚。有的学生虽然喜好英语,在英语学习中吃了不少苦,但收效甚微。有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常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因得不到及时处理致使心情沮丧,如此等等。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师理应在教学中追求和探寻这样一种境界:让学生喜欢英语,交际是人间真情与理想,英语学习成为学生一种自觉行为和生活必要,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充满英语带来的乐趣,学生学得有希望,教师教得有兴趣。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能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源源不断的一河水。英语教学走什么路,关键取决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师,取决于英语老师的英文素养,教学素养,以及信息素养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的内容已深入人心,“英文素养”的提高也应成为当今教育的重点。但教师作为英语课程目标的实施者,理应先比学生具备更高的英语素养,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师应具备以下英文素养。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夯实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的语言技能修养。首先是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从目前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师队伍构成中看,无论从学历水平还是语言能力,恐怕离对英语教师的基本语言要求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许多教师的语音很成问题,说和写的能力也普遍需要加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学生来说,先入为主的印象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影响很大,尤其是语音语调和对一种外语的基本认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能做好。现在很多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上不去,可能不是“不会教”的问题,而是自身的知识积累就很欠缺,是“没啥可教”的问题。用大家熟悉的一个比喻来说,就是教师的“桶里水不够”,而不是“不会倒”。因此,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对教师进行课标理念、教学法、教学技术等培训的同时,非常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师把英语语言水平提高到起码的底线。语言素养非一日之功,教师也应该利用一切机会,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此外需要强调的是,英文修养更不可忽视。虽然英语教师教的是英语,即使有能力全英语授课,良好的英文的表达能力也应该是英语教师必不可少的素养。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的学习素养。坚持学习,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和活力,自己首先要不断学习,并且要学会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我们知道,英语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它既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师更应当和学生一样,要进行必要的语言积累,当然这些也不同于学生的学习内容。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师的学习应当是广涉博览,是一个“杂家”,人文、自然无所不及,而在英语知识、教材分析,写作指导等方面则必须是一个“专家”,要做到这两点,唯有不断地坚持学习。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英语教师的学习内容除了英语教材及相关资料,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