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鄂教版品德与生活《做有心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做有心人》。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儿童的成长需要创新,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充满好奇,喜欢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他们的小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求知的渴望,小脑瓜中总是跳跃着许多的小问号,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乐于与他人探讨,弄清事情的原委。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教学难点是: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并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本次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动脑,对不懂的问题具有探究的兴趣,并能及时肯定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引导组织学生实地操作或动手做实验,让其在活动中收获成功的喜悦。设计思路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3.学习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4.具有一定的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5.能与他人愉快地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喜欢提问。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勇敢地尝试,不怕难,不轻易放弃。行为与习惯目标:从小养成探究的习惯,初步具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活动中与小伙伴合作、交流,分享感受与活动成果。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11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解决问题,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或科学常识,获得知识,积累经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教学难点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并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前组织学生到操场中去踩影子;在课前制作精美的问题卡片;准备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蓝猫淘气三千问的碟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一些不懂的问题,并准备制作问题卡片的工具。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0—P42页内容,话题为“发现小问号”。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3—P45页内容,话题为“小问号挺直了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故事导入1.故事导入,教师讲科学家瓦特和爱迪生小时候好问的故事。2.组织交流,听故事后的感受。3.教师板书课题,并引出所学内容。4.小结:从故事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如果我们亲自参与,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设计意图:教师开课引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活动二学会发现问题1.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在游戏中的具体情况,交流一下课前到操场上踩影子的感受。2.师:阅读教科书P40页,你在游戏中发现这些问题了吗?除此之外,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影子现象?3.师:阅读教科书P41页,你在生活中发现了这些问题吗?除此之外,你还有了哪些疑问?4.小结: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阅读书中的内容并结合学生亲身经历谈感受,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兴趣。】活动三分组实践111.教师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问题的活动。2.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每名学生拿一个笔记本,记录所发现的问题。第一组学生在教室里寻找小问号;第二组学生在校园里寻找小问号;第三组学生在校园前的公园里寻找小问号。3.组织学生排好队,有秩序地参加活动。(时间十五分钟)4.学生回教室后,分组交流自己的发现。5.动手制作一张问题卡片,将自己的小问号记录在问题卡上。6.小结:生活中,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