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小学体育水平一(二年级)上册第八课作者及工作单位交口中心小学张超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本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自信等优良品质。教材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技巧是体操的基础项目,同时也是中学体育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前滚翻又是中学生技巧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动作简单,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又适合学生练习,易于普及和广泛开展;同时又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素质及勇敢、坚毅、顽强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好动、好玩、好思考、模仿力强、注意力易分散等身心特点,因此,本课我设置了让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通过层层铺垫,让学生在玩中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少一些批评和指责,多一些鼓励和表扬.通过相互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知识目标:学生能了解前滚翻的锻炼方式、方法;能力目标:学生能能较好完成前滚翻技巧动作,懂得评价要求和标准;情感目标:学生愉快地参与各种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前滚翻—团身滚翻,身体的协调性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教学流程示意(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教师站在场地中间1、指挥学生跑步入场2、师生问好3、宣布本次课内容4、徒手操练习:A、伸展运动;B、扩胸运动;C、头部运动;D、肩部运动;E、原地纵跳;F、跳跃运动;G、深呼吸;H、颈部练习。、技巧------前滚翻动作:从蹲撑姿势开始,提臀,两脚稍瞪地,两腿稍瞪直,获得向前翻转的动力,同时屈臂、低头、含胸,用头的后部、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前滚。当背腰着垫时,两手迅速抱腿,缩短身体的翻转半径,上体紧跟大腿成蹲立。1、滚动练习,身体团紧,屈肘翻掌于肩上,来回滚动。2、做前滚翻成并腿坐,体会腿的伸直过程。3、在垫上做前滚翻,脚落在垫外地面上或采用斜面教学。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准备部分,这部分教学用时约7分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前滚翻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技术动作。所以课的开始部分,必须使每个学生的身体充分活动开,因此,我设计了动感热身操,伴随“向前冲”音乐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