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好业绩》心得体会5则范文努力赢得荣誉实干创造业绩每天早上6点,总会有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造气现场,他不时来到煤气发生炉的周围看看阀门的起落,不时来到仪表柜的跟前翻翻炉温的打点,不时和身边的职工聊聊家庭琐事,他就是供气车间主任付晓伟。“把事情做到最好,才能做最好的自己”——在付晓伟的办公桌贴着这样一句话。他这样写到,更是这样做到。正是靠着这种闯劲、严劲和细劲,他带领全体职工把吨氨煤耗从11年的1146公斤降到12年的1075公斤,13年则创造了历史最低的1035公斤,连续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最佳。一是勤于学习,靠闯劲提升管理能力。付晓伟从来不知道吃苦是什么。仅仅是高中学历的他,从书店买来《化工工艺》、《机械制造》等方面的专业书籍,刻苦钻研,认真学习,并且和多年来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实用的理论知识,成为造气公认的“土专家”。他配合技术人员编写了《造气操作规程》让各个岗位的操作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每当生产遇到了难题,他总是身先士卒,站在现场的最前沿。记得有一段时间,煤炭的燃烧不充分,总是下生碳,煤耗居高不下。付晓伟二话没说24小时靠在岗位,跟班操作,带领“攻关小组”奋战三天三夜硬是找到了“病灶”,是炉内安息角的角度不对,经过调整,找到了最佳角度,使下灰可燃物降到10%以下,确保煤炭燃烧完全。正是这种闯劲赢得了职工的尊重,使车间的各项规章制度顺利开展,车间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各项消耗稳步下降。车间在2011年获得XX县区“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二是敢于创新,用严劲带出过硬团队。要想带出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就必须严字当头,对各个环节严格管理。车间首先从现场管理入手,每周四次综合检查,做到严查到底、整改彻底、消除隐患;开展“氢比”、“煤耗”、“炉温”等各类指标竞赛,把指标分解到各班,把责任落实到个人,根据岗位完成的任务,进行比较和考核,与绩效第1页共3页工资挂钩,严格奖惩提高职工的积极性;车间把责任细化到每名职工,把班组的成本管控职责层层分解到每一台设备,每一个职工。每班进行消耗核算和工况分析,找出每一项消耗升高或降低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力争先进。正是靠着严格管理,带出了一支“团结奋进、敢打硬仗”的队伍,让造气的能耗指标稳步降低,领先于国内同行业,2012年被XX省石化医药系统授予“工人先锋号”的殊荣。三是用心关爱,以细心营造和谐氛围。付晓伟有一个秘密的“信息库”。上面有职工的自然状况、家庭情况、有何特长。这都是靠平时于职工聊天时搜集的。哪位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遇到了难点。他总会及时进行交流沟通,摸清职工的思想情绪波动规律,随时进行调节,尽一切可能解决他们的难题,保证职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车间有一名职工叫王春雷,不幸得了肾病,光医药费就花了20多万元,妻子下岗在家,生活十分困难。他四处为这名职工查找有效的药方,积极为他申请困难补助,经常找他谈心,了解家庭的实际困难,缓解他的心理压力,在他的帮助下,这名职工身体慢慢恢复健康,生活和工作也逐步正常。这样的例子在职工的口中,随时可以收集到一箩筐,真正是职工的贴心人。2011年,XX市工会授予的“模范职工小家”称号,这正是对他付出爱心的最好褒奖。四是身心投入,让韧劲垂范敬业爱岗。付晓伟的韧劲是出了名的。供气车间的基础设施老化,现场难以处理。有些职工就抱着工作干好就行,卫生过得去就行的思想。他在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后,带着班组长到现场处理卫生,周围的职工感动的纷纷投入到清扫的工作中,在他的带领下,造气彻底丢掉了“脏乱差”的帽子,被公司评为“三a”班组,并且在造气召开了公司管理人员的现场会,成为学习的典范。由于过度的劳累,他得了阑尾炎,为了不影响工作,他竟忍着疼痛坚守在岗位,直到疼得直不起腰,才被职工发现送到了医院,没想到刚拆完线,他拖着病体又出现在岗位。同事都劝他回家休息,等病好了再来上班,他微微一笑,第2页共3页说:“公司把这么一个大摊子交给我,我就要负责。忙点没啥,权当锻炼身体。”付出总有回报。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