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7个生字,其中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投影邓小平爷爷的照片)师:大家看看这照片上的老人,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师:同学们认识这位老人吗?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邓小平。(关于邓小平生平、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等)师:这看似平凡的老人却为我国作出卓越贡献。他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提出者。他一生为我国作出了很多贡献,临终前,还再三叮嘱,死后要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师:邓爷爷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课文介绍了邓爷爷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投影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2、解题:(1)师:“永生”是什么意思?(2)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表扬,并把重要的问题写在黑板上)。(3)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己试着找找答案。二、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给每个自然段标号。3、在不理解的词句下做个记号。三、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出示投影(相机解释词义,使学生理解后读出词语的感情)A、指名读,其他同学指正。B、齐读生字词。2、指名分别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给对这几位同学读书的情况做出评价。3、指导难读的小节:师:在读书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句子读起来有困难的,让大家来帮你。(1)指名读第l小节,相机指导(出示投影指导读长句)a、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b、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2)指名读第3小节,相机指导(出示投影指导读长句)a、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b、从那奔腾不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从那奔腾不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四、再读课文:1、自己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看课文可分为几部分?2、讨论分段情况:(总结归纳段意并板书)一(1)飞向大海二(2—4)撒向大海三(5—7)告别大海五、再读生字,指导易错字1、齐读生字,读准字音2、师:(重点指导)你觉得哪个字写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或同学的帮助?3、学生描红。六、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13、在大海中永生一、(1)飞向大海二、(2—4)撒向大海三、(5—7)告别大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呜咽”“震撼人心”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教学过程:课前听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以歌引路,创设氛围。1、同学们,刚才听的这首歌是歌唱哪位伟人?(邓小平)为什么要歌唱他呢?2、你还知道伟人的什么事,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3、师叙述:是啊!就是他提出了中国要改革开放,才使我们摆脱了贫穷,走向了富裕生活的道路,正是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才使香港、澳门的问题得以解决。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伟人,还没等到香港回归的那一天,1997年2月19日却离我们而去。4、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在大海中永生》。二、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板书:飞向大海、撒入大海、告别大海)师导语:同学们让我们随着课文回到1997年3月2日,去送别我们敬爱的邓爷爷吧!(播放录像)三、抓疑扣情,读中感悟。:(一)学习第一段:(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