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结构图班级姓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辉煌历程一脉相承萌芽(殷周)、雏形(春秋战国)、统一(秦)、全盛(隋唐)、延续(宋元明)、衰微(明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2),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再创辉煌衰微:时间:近代;原因:(1)内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2)外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复兴:救亡图存;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独特性(独树一帜)区域性含义:,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就是意义:原因:包容性1、文学艺术:特点:、作用2·科学技术:地位(古代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特点、意义原因: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1、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个性2、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和,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基本特征民族性植根于民族精神是什么基本内涵爱国主义:(1)地位:核心:(2)作用: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1、立足点: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2、主体:人人都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3、主要途径:见综合探究P81(1)。(2)(3)(4)重要性:(1);(2)(3)必要性:(1);(2)(3)为什么丰富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精神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大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六大精神。体现了继承和发展、弘扬和培育的统一·民族精神发展的过程,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B怎样弘扬和培育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见上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