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感想(共3篇)参观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感想(第1篇)值炎炎暑期,***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学习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进一步提升青年职工的政治素质。作为****的一份子,我也有幸参加了本次的学习活动。学习的第一站是从刘公岛开始的。初登上刘公岛时,我首先被岛上清新的空气,秀丽的风光所吸引,作为土生土长在内陆城市的人,海岛上的风光总是那样吸引着我,令我目眩神迷,忘乎所以。不过,随着讲解员动情的讲解,我才突然意识到此行刘公岛的另一层含义,那个或许早已被我们年轻人忽视,忘却,但被永远记录在中华民族耻辱柱上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这里曾是大清帝国北洋水师的建军之所,同时也是北洋水师的覆灭之地。也许当时的人们谁也不曾预料到这场战争的战败会给中华民族带来多么巨大,沉痛的灾难。直接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使中国赔偿了二亿三千万量白银,这笔相当于日本财政收入6年财政总和的赔款绝大部分用于扩充和武装日本的陆海军军备,间接的加速了后来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割让的台湾岛从此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岛上推行日本化教育,使台湾岛至今留有浓重的日本文化的痕迹,年长的老人以日本人自居,台独势力更是以归化日本为荣。割让的澎湖列岛更是让日本拥有了一条随时可以勒紧中国的枷锁,使中国海军很长时间无法冲出第一岛链,走向深蓝。间接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唤起了中国人民的忧患意识,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革派掀起了轰轰烈烈戊戌变法运动,希冀变法自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则放弃了对清政府改革的幻想,致力于暴力革命,并最终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看着岛上那庄严,肃穆,颇具现代气息的房舍,房间中那栩栩如生的,描绘着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等将领认真讨论战术的蜡像,我一时不禁感慨唏嘘。甲午之败,不是败在将官无能,军士懈怠;亦不是败在清廷腐朽,党同伐异,其真正败第1页共8页在中华民族那自以为的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的狂妄自大之中,败在中华帝国,万国来朝乃是泱泱上邦的千年迷梦之中,或许梦碎的含义就在于此。参观的第二个教学点是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也许是沂蒙抗日根据地太过有名的缘故,我竟对发生在这里的起义一无所知。不过随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我逐渐理解了天福山起义对于山东抗战的重要意义。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在天福山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打响了胶东抗战的第一枪。虽然这次的起义规模不大,参加起义者共计80余人,且成员大多是当地的工人和农民。但是它却像星星之火一样,点燃了整个胶东的抗日烽火。在天福山起义的鼓舞下,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威海,黄县,蓬莱,牟平等县相继举行了10余次起义,涌现出了如理琪、于得水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建立了胶东抗日根据地。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以天福山起义部队为火种成长起来的抗日武装逐渐发展成了四个军,并从中涌现出了“济南第一团”“塔山英雄团”等一批英雄部队,它们为解放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8个集团军的军队序列中,还有3个集团军的源头来自于天福山起义部队,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军史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在井冈山上解答林彪关于“红旗还能打多久”的困惑时所用的语句。19年后,正是在无数像理琪、于得水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也摆脱了旧社会的愚昧,无知,从封建的迷梦中苏醒了过来在当今中国,钱学森的名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谈到郭永怀,估计知道他的人就寥寥无几了。刚来到郭永怀事迹陈列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郭老的半身塑像及其全身像。随着讲解员的介绍,我对郭老肃然起敬。这个看起来有些书生气的郭老,竟是钱学森的同门师弟,师从于世界著名的航空航天专家冯·卡门,是当时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当我进一步了解到郭老的工作经历及其殉国过程时,我对郭老的第2页共8页印象就不单单是敬佩这么简单,而更应该是一种震撼。这个看起来有些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