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培训心得[精选多篇]清华,有我美丽的遇见——赴清华大学培训心得龙山中学张树芳差一点,我放弃了这次赴清华大学学习的机会,原因是我对教务工作感到疲惫不堪,希望换人学习替换我的工作,后来在陈殿勋校长的多次鼓励下,又才鼓足勇气,与来自各校的51名教师一路踏上美丽的清华园,在那里,我有许多幸福的遇见。年轻美丽的班主任“我是王蓉""”刚走进教室,麦克风里就传来了亲切甜美的声音。我赶紧找到自己的座位,静静地听着老师的介绍,才知道,站在讲台上,那大概三十来岁,秀气、温柔又漂亮的女青年正是我们这个培训班的班主任,心底不禁滋生佩服之情,目光不离教师身影,认真地聆听班主任对我们为期五天学习的期望与要求。首先,与我们约法三章。第一,以开放的心态参与,回归学生。第二,学习需要有总结加反思。第三,学期期间遵守班级要求。其次,为我们的班集体制定了“团结、奋进、融合、快乐”的目标,并分组建设各小组的组名与口号。最后,让我们的宣誓。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出全勤,处处起模范作用,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为同学做出服务。听之后,我很受激励,也对中学班主任的工作似乎有了新的感悟,才发现班主任的第一课对学生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教师在接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课时也像王蓉老师这样,用心地对班级制定目标,提出要求、让学生宣誓,并常常陪在学生左右,相信,这个班级的学生一定会健康成长,学有所成。激情讲师田彩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课堂开始,60多岁的田老师就先为我们阐释了清华大学的校训,然后再用短短的三个小时,为我们精炼地展现了清华第1页共4页的文化与精神。跟随着田老师的思路,我逐渐了解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发展初期,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瑰宝。她既是我国大学中的佼佼者,也是我们勿忘国耻的印记。梅贻琦1889年生于天津,1909年考取第一批庚款留美生,1931年,成为第一个由清华人自己选出来的校长,在他任教期间,近百位知名学者受聘于清华,闻一多、冯友兰、朱自清、吴晗等,他们开启了被人们称为清华的“黄金时期”的阶段。他任校长期间,涌出了一批科学家使我国屹立在科学世界之林中。特别是钱伟长自强不息的精神最让人感动的。他从小学到中学,文科成绩一直很好,而理科并不很好,特别是数学和物理,于是他最后选择了清华大学的中文系。可是,就在钱伟长他们刚刚入学的时候,“九·一八”事变爆发了。日本侵略者在一夜之间占领了我国东北辽阔的土地,铁蹄践踏着我国的国土,人民在硝烟与血泪中挣扎。钱伟长和大多数青年一样,激发了“科学救国”的热情。在清华大学1931年的106位新生中,要求进物理系的竟有21人,尽管钱伟长数理化三科的成绩总共不到100分,而其他同学的考分都在200分以上,但他还是决定转到物理系,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终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在初期的人造卫星轨道计算上作出了突出贡献。蒋南翔,1952年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他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始终把培养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的一代新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他重视加强基础理论教育与应材施教,对学生提出要求:“你们是来学习的,要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胡锦涛、吴邦国、黄菊等这支国家的领路人便是他的学生。听到这些,我的精神振奋起来。这些清华校长和清华学子个个之所以能突破重围,在世界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难道不是与清华的校长、导师有关吗。难道不是“自强不息”的校训激励着一代代清华学子吗。我想,我们也应该以第2页共4页此为训,把清华的精神带到贵州的偏僻山村去,让我们的孩子也奋发向上,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艺术人生吕建强你听,是哪里传来了矿远的古琴,我们要上一趟音乐课吗。此次培训怎与音乐有关。我正纳闷,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吕建强教授便开始为我们解读了音乐的文化与文明""其实,音乐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然而音乐却与“文化、地域、时代”问题相关。例如《我爱你,中...